[實用新型]一種電烤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68231.X | 申請日: | 2012-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194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李文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文慶 |
| 主分類號: | A47J37/06 | 分類號: | A47J37/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126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烤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電烤箱,尤指一種安全、美觀及環保的電烤箱。
背景技術
按,一般之電烤箱的構造,電烤箱機體前端面設置左右開啟之箱門,這種左右開門之構思雖然直觀、傳統,但存在如下諸多不利,例如:
一是電烤箱機體一般基于橫長體,箱門通過轉軸呈扇形開啟/關閉,占用廚室空間大;
二是現有的電烤箱都是門框、門扣手和控制面板均設計在機體表面,開關箱門時,烤箱所產生的熱量或蒸汽容易污染控制面板上的旋鈕,或者通過旋鈕滲透于電子裝置,從而產生安全問題;
三是呈扇形展開的箱門及設置于機體表面的門框、門扣手和控制面板的電烤箱缺乏美學觀感。
今,設計人鑒于上述情形,于是本著求好之精神及理念,并藉專業知識、技術之輔助,而設計出一種可安全、美觀及環保的電烤箱。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美觀及環保的電烤箱。
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應用的技術是:
一種電烤箱,包括組裝于機體內的烘烤裝置和控制裝置,其中:
該機體包含轉軸連接的烤箱門、內殼和凹陷部,所述烤箱門具有框體部并包括垂立于框體部的拉鉤部,所述框體部設有透明視窗且垂立一凸起部,在該凸起部設有扣手部及散熱部;
該烘烤裝置裝設于內殼的容腔并包括金屬網架和發熱器,以及
該控制裝置包括暴露于所述凹陷部的控制旋鈕和指示燈。
在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所述凹陷部進一步包括一側的凹陷口及其裝設所述控制旋鈕和指示燈的若干穿孔。
在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所述內殼包括收容烘烤裝置的容腔及兩對應側壁設有的限位槽。
在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所述凹陷口是與所述烤箱門的凸起部曲線扣合的配套結構,所述曲線扣合是不在烤箱門同一平面扣合。
在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所述金屬網架進一步包括兩對應的較短架壁及其連接外側壁的直角位置設有方形掛孔。
在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所述較短架壁向外凸出有配合限位槽安裝的限位軸。
在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所述發熱器與控制裝置導通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旋鈕通過所述凹陷部上的穿孔與電路部分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所述控制旋鈕包括開關旋鈕和調節旋鈕。
在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所述調節旋鈕是一種定時調節開關。
在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中,所述拉鉤部其近離自由端位置設有倒鉤部。
綜上,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橫長形機體上采用下開門方式,從而縮減了側開門時所需的占用廚室空間;
2.打開箱門時,藉由烤箱門上設有的拉鉤部將網架與食物一并拉出,從而避免了進入箱內取物的安全性;
3.通過改良外置控制面板為內置控制面板,不但具有環保功能,而且提升了電器設備的使用安全性,還增添了烤箱的美學觀感。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機體部分的立體示意圖。
圖3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有關本實用新型之前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請配合參考附圖之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將可清楚地明白。
請參閱圖1并結合參閱圖2、圖3所示,一種環保型電烤箱100,包括組裝于機體10內的烘烤裝置20和控制裝置30,其中:
該機體10呈矩形,包含轉軸連接的烤箱門11及內殼12,以及由隔熱硅膠13將內殼12間隔起來的凹陷部14,其中:
所述烤箱門11具有裝設玻璃111的框體部112,并包括垂立于該框體部112的對應的較短側板1121、1122上的拉鉤部113,所述框體部112之一較寬短側板1122設有透明視窗1123,且近離該透明視窗1123的一側緣1124垂立一凸起部1125,在該凸起部1125的相對上方,朝著所述透明視窗1123方向,凹進有易于開門的扣手部1126,而連接該扣手部1126的相對下方,則設有窗式的散熱部1127;所述拉鉤部113其近離自由端位置設有向上開口的倒鉤部1131;
所述內殼12被機體所包容,包括收容烘烤裝置20的容腔121及兩對應側壁設有的限位槽122;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文慶,未經李文慶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6823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