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穩流變壓排污泵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67343.3 | 申請日: | 2012-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2063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惠國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惠國 |
| 主分類號: | F04D29/24 | 分類號: | F04D29/24;F04D13/0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流變 排污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穩流變壓排污泵,屬于排污泵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污水處理行業內,因無法準確計算系統阻力,所以在水泵揚程的設計過程中,水泵的揚程必須要設計的偏大(一旦水泵揚程設計值小于系統阻力,該系統將不能正常運行),然而當水泵揚程比系統阻力過大時,就會產生加速度,使系統內的水流加速,從而就大大增加了每個小時通過水泵介質的體積,也就是使水泵的流量超出了水泵本身的額定流量,造成水泵超載,從而導致以下現象:1、水泵噪音過大、震動;2、水泵電機發熱;3、水泵軸承頻繁損壞;4、水泵運行電流大于水泵額定電流;5、嚴重時造成電機燒毀。
針對以上故障現有的水泵行業主要采用以下方法進行解決:1、關閉閥門,通過增加系統阻力來降低水泵流量,最終將水泵運行電流控制在額定電流上,此時水泵多做無用功。2、葉輪切削,通過切削水泵葉輪直徑,降低水泵揚程,使水泵運行電流處于額定電流,但是在切削葉輪直徑的同時,水泵流量也會減小,會造成系統流量不足,影響供暖或制冷效果。3、給水泵增加變頻器,通過變頻器調節赫茲來調節水泵轉速,同樣導致水泵流量揚程同時降低。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污水處理行業內,因無法準確計算系統阻力,在水泵揚程的設計過程中,水泵的揚程要設計的偏大問題,進而提供一種穩流變壓排污泵。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穩流變壓排污泵,包括:電動機蓋、上軸座、上部軸承、電機殼、定子、轉子軸、下部軸承、下蓋板、下軸座、泵體、葉輪和底座,所述上軸座固定在電機殼的上部,電動機蓋固定在上軸座的上部,上部軸承設置在上軸座上,下軸座固定在電機殼的下部,下部軸承設置在下軸座上,定子固定在電機殼內,轉子軸分別與上部軸承和下部軸承轉動連接,下蓋板固定在下軸座的下部,下蓋板與泵體相連接,泵體的底部固定有底座,葉輪設置在泵體內,葉輪與轉子軸轉動連接;所述葉輪包括前蓋板、后蓋板和葉片,所述前蓋板和后蓋板同心圓設置,前蓋板和后蓋板的直徑相同,所述葉片固定在前蓋板和后蓋板之間,葉片外緣的高度低于前蓋板和后蓋板的高度。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排污泵,針對泵的揚程大于實際需要,而泵的流量基本滿足要求的情況下,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排污泵葉輪。葉輪前、后蓋不變,僅切削葉輪的葉片外緣,切口為三角形。能夠實現額定基本流量不變,揚程降低。葉輪前后蓋板與泵殼之間的尺寸沒有變化,渦輪中由于渦流引起的能量損失基本不變,所以效率下降的問題較傳統的葉輪有很大的改善。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穩流變壓排污泵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葉輪11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A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本實施例在以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前提下進行實施,給出了詳細的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下述實施例。
如圖1~圖3所示,本實施例所涉及的一種穩流變壓排污泵,包括:電動機蓋1、上軸座2、上部軸承3、電機殼4、定子5、轉子軸6、下部軸承7、下蓋板8、下軸座9、泵體10、葉輪11和底座12,所述上軸座2固定在電機殼4的上部,電動機蓋1固定在上軸座2的上部,上部軸承3設置在上軸座2上,下軸座9固定在電機殼4的下部,下部軸承7設置在下軸座9上,定子5固定在電機殼4內,轉子軸6分別與上部軸承3和下部軸承7轉動連接,下蓋板8固定在下軸座9的下部,下蓋板8與泵體10相連接,泵體10的底部固定有底座12,葉輪11設置在泵體10內,葉輪11與轉子軸6轉動連接;所述葉輪11包括前蓋板14、后蓋板15和葉片16,所述前蓋板14和后蓋板15同心圓設置,前蓋板14和后蓋板11的直徑相同,所述葉片16固定在前蓋板14和后蓋板15之間,葉片16外緣的高度低于前蓋板14和后蓋板15的高度。本實施例的穩流變壓排污泵在一定范圍內可以實現流量和揚程的單獨控制。
所述葉片16的外緣設有三角形切口13。
所述葉片16外緣的三角形切口13為等腰三角形。能夠實現額定基本流量不變,揚程降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這些具體實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實用新型整體構思下的不同實現方式,而且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惠國,未經張惠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6734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循環旋轉發動機引擎
- 下一篇:一種經濟數據智能分析操作控制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