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儲能腳掌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67260.4 | 申請日: | 2012-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6854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富堡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博納威(廈門)康復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66 | 分類號: | A61F2/6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誠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腳掌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假肢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儲能腳掌。
背景技術
對于低位截肢患者來說,通常是利用腳掌假肢來代替正常人體的踝關節和足部機能。傳統腳掌假肢的后腳跟部位一般為楔形木質材料,鑲嵌在聚氨酯假腳外皮內部。由于聚氨酯材料,有一定的柔軟性,可以減低吸收患者行走過程中后腳跟的沖擊力,但是這種緩解力有限,比較消耗體力,而且木質材料容易損壞,無法使患者獲得舒適效果。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儲能腳掌,解決現有腳掌假肢使用過程中容易引起疲勞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儲能腳掌,包括腳板、連接件和承接座,所述連接件位于所述腳板和所述承接座之間,并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所述承接座和所述腳板。
進一步的,所述腳板側面為弓形。
進一步的,所述腳板的前端設有一縱向分叉。
進一步的,所述連接件與所述腳板接觸部分呈與所述腳板相吻合的凹弧狀。
進一步的,所述腳板為碳纖維復合材料構成。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點在于:
通過將儲能腳掌設計成腳板、連接件和承接座三部分組成,不僅結構簡單、質量輕,而且利用腳掌的弧形設計能夠產生很好的彈性,具有輕便、省力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發現現有的腳掌假肢一般采用木質結構及聚氨酯包裹層,使得其彈性不足,患者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疲勞現象。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提出一種解決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一種儲能腳掌,包括腳板、連接件和承接座,所述連接件位于所述腳板和所述承接座之間,并通過螺絲固定連接所述承接座和所述腳板。所述儲能腳掌結構簡單、質量輕,且具有良好的彈性,節省了使用者的體力消耗,提高了舒適性。?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分解示意圖。如圖1所示,一種儲能腳掌,包括腳板1、連接件2和承接座3,所述連接件2位于所述腳板1和所述承接座3之間,并通過螺絲4和5固定連接所述承接座3和所述腳板1。
所述腳板1采用碳纖維材料制成,側面呈弓形,與正常人的腳掌弧形相似,使得患者行走更平穩、自如;而且,所述弓形結構能夠緩沖行走中受到的沖擊力,并提供向前行走的助推力,節省了患者的大量體力。
所述腳板1的前端設置有一縱向分叉。所述分叉在路面不平時可以起到穩定作用,保證患者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連接件2與所述腳板1接觸部分呈與所述腳板1相吻合的凹弧狀。所述凹弧狀使得連接可以與所述腳板1緊密在一起,增強穩定性。
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所述的儲能腳掌結構簡單,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腳板緩沖了患者行走時受到的沖擊力,并提供患者向前行走的組推理,有效節省了體力、提高使用的舒適性。
本實用新型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富堡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博納威(廈門)康復器具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富堡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博納威(廈門)康復器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6726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