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儲能腳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67243.0 | 申請日: | 2012-04-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685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陳永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廈門富堡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博納威(廈門)康復器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2/66 | 分類號: | A61F2/66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誠得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儲能腳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假肢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儲能腳。
背景技術
對于肢體殘缺者而言,有一款能夠恢復肢體部分功能并能從事簡單生產勞動功能的假肢,是他們的期望,也是他們回歸社會的信心。對于下肢載肢患者來說,通常是利用假腳來代替正常人體的踝關節和足部機能。但是,目前國內的假腳大都是采用一體成型的木材腳芯,配以橡膠或者聚氨酯外包裹足型體結構。這種結構,患者在行進過程中,來自地面的沖擊力直接傳遞到患者殘肢,使使用者不舒適,易疲勞且體力消耗大等缺點。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儲能腳,解決現有假腳對使用者沖擊力大、行走費力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儲能腳,包含前腳板、承接座和后腳板,所述前腳板位于所述承接座和所述后腳板之間,并通過螺絲將三者固定為一體,所述后腳板設置有減震塊。
進一步的,所述后腳板為兩個L形結構疊加形成,所述減震塊位于兩個L形結構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前腳板側面呈弧形結構。
進一步的,所述前腳板的前端沿縱向方向設有分叉。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優點在于:
通過在后腳板設置減震塊,增強儲能腳的緩沖作用,從而減少使用者行走時受到地面的沖擊力,節省體力,提高舒適性。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的分解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發現現有的假腳,由于其緩沖有限,使用者在行走過程中,很容易受到地面的沖擊力,導致使用者感覺不舒服、費體力的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發明人提出一種解決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一種儲能腳,包含前腳板、承接座和后腳板,所述前腳板位于所述承接座和所述后腳板之間,并通過螺絲將三者固定為一體,所述后腳板設置有減震塊。所述儲能腳能夠很好的緩沖來自于地面的沖擊力,有效節約了使用者的體力,提高了使用的舒適性。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詳細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例分解示意圖。如圖1所示,一種儲能腳,包含前腳板1、承接座4和后腳板2,所述前腳板1位于所述承接座4和所述后腳板2之間,并通過螺絲5將三者固定為一體,所述后腳板2設置有減震塊3。
所述后腳板2為兩個L形結構21、22疊加形成,所述減震塊3位于兩個L形結構21和22之間。所述L形結構21和22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置于下部的L形結構21比置于上部的L形結構22略大,二者立起部分相互貼合,并通過螺絲5與前腳板1的未分叉端緊密連接。所述L形結構21和22的水平部分則夾設減震塊3。
所述減震塊3可以采用彈性材料制成,如碳纖維復合材料,并可根據實際使用者的體重、運動能力來設置厚度及選擇材料,即用較軟的或較硬的材料,或較高的或較低的厚度。由于所述減震塊3只是夾設在兩個L形結構21和22之間,因此更換方便。所述減震塊3可以將由前腳板1和承接座4傳遞過來的沖擊力緩沖掉,從而減小使用者受到的反彈力。
所述前腳板1側面呈弧形結構。所述弧形結構使前腳板1具有彈性功能。
所述前腳板1的前端沿縱向方向設有分叉。所述前腳板1的后端則為一體、不分叉結構,并與承接座4和后腳板2緊密連接。
所述前腳板1和后腳板2采用碳纖維復合材料制成。
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儲能腳,通過在所述后腳板設置減震塊,增強儲能腳對沖擊力的緩沖,使得使用者行走省力、舒適。
本實用新型雖然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廈門富堡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博納威(廈門)康復器具有限公司,未經廈門富堡復合材料有限公司;博納威(廈門)康復器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6724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