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地質鉆探用可調孔口密封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63706.6 | 申請日: | 2012-04-1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861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陶士先;紀衛軍;胡繼良;付帆;張德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21B33/03 | 分類號: | E21B33/03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083***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地質 鉆探 可調 孔口 密封 裝置 | ||
所屬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地質鉆探用可調孔口密封裝置,適用于地質鉆探施工中的壓力堵漏等鉆孔維護作業。
背景技術
在地質鉆探中,鉆井液漏失是一種常見的困擾施工單位的難題。在堵漏過程中,只有將堵漏材料有效擠入漏失地層中,才能實現快速堵漏,并提高封堵層的強度。因此,在孔內施加一定的壓力進行壓力堵漏,有助于堵漏材料迅速有效的進入漏失地層,實現快速堵漏。在石油井鉆探中可以通過防噴器或孔口節流裝置等密封裝置實現壓力堵漏這一過程;但在地質鉆探中,孔口一般是開放式的,沒有類似的密封裝置,因此無法進行壓力堵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當前地質鉆探中因無孔口密封裝置而無法進行壓力堵漏作業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地質鉆探用可調孔口密封裝置,該孔口密封裝置不僅能較便捷地封閉孔口管與鉆桿間的環狀空間,滿足地質鉆探進行壓力堵漏作業要求,而且具有保壓、扶正、防噴、保持孔壁穩定等作用,能夠提高鉆探效率,有效降低鉆探成本。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地質鉆探用可調孔口密封裝置由中心管、上壓盤、承壓環、密封圈、下壓盤、鎖緊螺栓組成,所述中心管上端下端均可與鉆桿相連接,承壓環焊接在中心管上,上壓盤與下壓盤用鎖緊螺栓固定在承壓環上,密封圈外徑與孔口管內徑一致安裝在上壓盤與下壓盤中間的環形空間中。孔口密封裝置上端、下端連接鉆桿后下入孔口管中,密封圈與孔口管之間形成密封。上壓盤、下壓盤、圓環、中心管可選用A3鋼或45#鋼,經過鍛、車、銳、鉆、刨等工序加工完成;密封圈可用橡膠和樹脂等彈性材料制成,其外徑與孔口管內徑一致,外邊緣采用圓角結構,方便下入孔口管中,并可以根據孔口管內徑的不同更換相應外徑的密封圈。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為地質鉆探提供一種地質鉆探用可調孔口密封裝置,可以較便捷地封閉孔口管與鉆桿間的環狀空間,實現壓力堵漏作業,同時具有保壓、扶正、防噴、保持孔壁穩定等作用,能夠提高鉆探效率,有效降低鉆探成本。此外,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加工方便、成本低、壽命長,可以長時間重復使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應用原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正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B-B剖面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俯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A-A剖面圖。
圖1中1.上部鉆桿,2.孔口管,3.可調孔口密封裝置,4.下部鉆桿;圖2中5.中心管,6.鎖緊螺栓,7.上壓盤,8.密封圈,10.下壓盤;圖3中5.中心管,6.鎖緊螺栓,7.上壓盤,8.密封圈,9.承壓環,10.下壓盤;圖4中5.中心管,6.鎖緊螺栓,7.上壓盤,8.密封圈;圖5中5.中心管,6.鎖緊螺栓,8.密封圈,9.承壓環。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中,孔口密封裝置3上端連接上部鉆桿1,孔口密封裝置3下端連接下部鉆桿4,下入孔口管2中,孔口密封裝置3與孔口管2形成密封。
在圖3中,中心管5上端、下端均加工有梯形螺紋扣用于連接上部鉆桿1和下部鉆桿4,承壓環9、上壓盤7、下壓盤10上分別加工有6個通孔,承壓環9焊接在中心管5上,上壓盤7、下壓盤10通過鎖緊螺栓6安裝在承壓環9上,密封圈8安裝在上壓盤7與下壓盤10中間的環形空間中。
在圖5中,承壓環9焊接在中心管5上,承壓環9上加工有6個通孔,上壓盤7、下壓盤10通過鎖緊螺栓6將安裝在承壓環9上,密封圈8內徑與承壓環9外徑一致,可以根據孔口管2內徑的不同更換相應外徑的密封圈8。
在應用本實用新型可調孔口密封裝置3進行壓力堵漏作業時,將可調孔口密封裝置3上端連接上部鉆桿1,下端連接下部鉆桿4,下入孔口管2中形成密封,將堵漏液和鉆井液通過泥漿泵泵入孔內,在達到設計壓力后停泵保壓。由于本實用新型孔口密封裝置具有密封作用,可以使孔內較長時間保持一定壓力,將堵漏材料壓入漏失地層,實現壓力堵漏作業。
以上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凡是依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所做的改變,所產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時,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未經北京探礦工程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6370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