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具有散熱葉片的永磁聯軸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60370.8 | 申請日: | 2012-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2424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鐘鳴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鐘鳴 |
| 主分類號: | H02K9/06 | 分類號: | H02K9/06;H02K51/00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具有 散熱 葉片 永磁 聯軸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永磁聯軸器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設置有散熱葉片,以在永磁聯軸器連結運轉時,利用散熱葉片產生氣流以進行散熱,以維持良好工作效果的具有散熱葉片的永磁聯軸器。
背景技術
常用永磁聯軸器主要由導磁轉子(銅或鋁)、永磁轉子(強力磁鐵)兩部分組成。導磁轉子主要固定在馬達軸上,永磁轉子則固定在負載軸上,在導磁轉子和永磁轉子之間有間隙(通稱為氣隙)。如此馬達和負載的連結會由原來的硬(機械)連結轉變為軟(磁)連結,通過調節導磁轉子與永磁轉子間的氣隙就可達到負載軸上的輸出轉矩變化,從而達到負載轉速變化。
永磁聯軸器能顯著改善系統的運轉特性,在啟動負載之前由永磁聯軸器驅動馬達空載啟動,不僅降低了馬達的啟動電流和減少對馬達的熱沖擊負荷以及對電力系統的影響,從而節約電能并延長馬達的工作壽命,而且極為有效地減少了啟動時傳動系統對輸送皮帶的破壞性張力,消除了輸送機啟動時產生的震蕩,還能大幅度減輕傳動系統本身所受到的啟動沖擊,延長皮帶、惰輪等關鍵部件的使用壽命,提升了設備的安全可靠運行,有效地降低了設備維修及故障時間成本。
相較于傳統聯軸器,永磁聯軸器確實提供更為進步的結構,而極具實用價值。然而,目前的永磁聯軸器,仍存在有缺點而有待改進,因為永磁聯軸器雖采用磁性連結,減少機械磨耗,但磁性轉動工作,仍不可避免的會產生熱量,影響磁性連接的穩定性,降低產品的工作效能。特別在高速轉動的過程中,其產生的熱量亦相當可觀,必須設置良好的散熱機制,方可維持工作的順利。
有鑒于上述常用永磁聯軸器所衍生的缺點,實用新型人乃亟思加以改良創新,經多年悉心研究,終于研發完成本實用新型一種具有散熱葉片的永磁聯軸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散熱葉片的永磁聯軸器。借由散熱葉片的設計,當永磁聯軸器連結運轉時,利用散熱葉片產生氣流以進行散熱,以維持良好工作狀態。
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散熱葉片的永磁聯軸器。利用良好的散熱設計,使永磁聯軸器可以發揮其最佳功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本實用新型包括導磁轉子與永磁轉子,所述導磁轉子與永磁轉子通過磁性連結同時旋轉,所述導磁轉子的周圍設有在導磁轉子與永磁轉子旋轉時產生氣流進行散熱的散熱葉片。
其中:所述散熱葉片由所述導磁轉子一側表面的外邊緣向中心方向延伸成型,所述散熱葉片的一側連接有安裝在所述導磁轉子上的固定柱,另一側朝向所述永磁轉子,所述散熱葉片通過所述固定柱固定在所述導磁轉子上;所述散熱葉片具有多個,并環繞分布于所述導磁轉子一側表面的外邊緣;所述散熱葉片遠離所述導磁轉子的一端設置有固定環,所述固定柱的一端固接在導磁轉子上,另一端與所述固定環固接;所述散熱葉片偏轉有角度,以利散熱氣流的流通;所述散熱葉片為彎弧狀,以利散熱氣流的流通。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與積極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在永磁轉子的外圍均布了多個固定在導磁轉子一側表面外邊緣的散熱葉片,當導磁轉子與永磁轉子同時旋轉時,散熱葉片可產生氣流進行散熱,以維持永磁聯軸器的良好工作狀態。
2.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葉片通過固定柱固接在導磁轉子上,增加了散熱葉片的固定強度。
3.本實用新型在散熱葉片遠離導磁轉子的一端設置了固定環,使得固定柱的兩端均得到支持,能夠維持結構的穩定性。
4.本實用新型的散熱葉片可通過調整形狀來利于散熱氣流的流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設置固定環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其中:1為導磁轉子,2為永磁轉子,3為散熱葉片,31為固定柱,4為固定環。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述。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有導磁轉子1與永磁轉子2,使所述導磁轉子1與永磁轉子2通過磁性連結同時旋轉。而本實用新型主要在所述導磁轉子1的周圍設置有散熱葉片3,當所述導磁轉子1旋轉時,所述散熱葉片3可產生氣流進行散熱,以維持所述永磁聯軸器的良好工作狀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鐘鳴,未經張鐘鳴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6037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