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水中升降舞臺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159474.7 | 申請日: | 2012-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8961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李永生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04H3/26 | 分類號: | E04H3/26 |
| 代理公司: | 無錫華源專利事務所 32228 | 代理人: | 趙臻淞 |
| 地址: | 21408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水中 升降 舞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壓設備領域,尤其是水中升降舞臺。
背景技術
隨著水上游樂行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在水公園及海洋水族館表演場經常使用到升降舞臺,根據實際使用環(huán)境的要求,舞臺要浸泡在水中,以配合水中表演者或者海洋生物表演的要求。如果應用已有的剪刀叉結構形式,驅動水壓缸需要很大的作用力才能將舞臺升起,因為驅動水壓缸的力的作用線與重力作用線呈夾角,尤其是初始狀態(tài)驅動水壓缸所提供的有效作用力更小。如果采用絲桿升降機的方式,很難解決絲桿升降機的潤滑、防銹等問題。如果采用浮箱和卷揚機形式,不僅結構復雜、成本高,而且不適合小型升降舞臺。
實用新型內容
本申請人針對上述現有水中升降舞臺升降機構復雜,驅動效率低等缺點,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水中升降舞臺,使用方便,無污染,驅動裝置效率高。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水中升降舞臺,底座固定在池體底部,若干根豎直導軌固定在底座的外周,平臺下方固定有若干根支腿與導軌的位置一一對應;每根支腿的下端固定有滾輪,滾輪沿著導軌上下滾動;水壓缸豎直地固定在水中升降舞臺的幾何中心處,位于底座與平臺之間,由外部水壓站控制進行驅動,水壓缸兩端通過絞支結構分別與平臺和底座連接。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導軌與支腿分別設置有四根,設置在圓周四等分點處。
所述滾輪設置有上下兩組。
所述水壓缸的活塞桿吊耳處通過鉸支裝置與平臺連接,水壓缸缸體底端通過鉸支與底座連接。
在所述導軌頂面的安裝板上固定有緩沖橡膠塊。
在平臺下部周邊設置有護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采用豎直的水壓缸進行水中升降舞臺的升降,結構簡單,易于維護,驅動效率高,同時能有效防止污染水環(huán)境,滿足水中表演的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圖1中A-A截面的剖視圖。
圖中:1、底座;2、導軌;3、滾輪;4、平臺;5、鉸支裝置;6、護罩;7、橡膠塊;8、支腿;9、水壓缸;10、鉸支。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水中升降舞臺的底座1固定在表演池底部,四根豎直導軌2通過不銹鋼螺栓固定在底座1的圓周四等分點處,在導軌2頂面的安裝板上固定有緩沖橡膠塊7。平臺4下方固定有四根支腿8,支腿8位置與導軌2的位置一一對應;每根支腿8的下端固定有上下兩組滾輪3,滾輪3可以沿著導軌2上下滾動。本實用新型采用外部水壓站控制的水壓缸9進行驅動,水壓缸9豎直地固定在水中升降舞臺的幾何中心處,位于底座1與平臺4之間,水壓缸9的活塞桿吊耳處通過鉸支裝置5與平臺4連接,水壓缸9缸體底端通過鉸支10與底座1連接。平臺4下部四周設置有護罩6。
實際工作時,通過水壓缸9的活塞伸縮來驅動舞臺的升降,平臺4沿著四根導軌2確定的軌跡通過滾輪3的滾動垂直升降,并利用橡膠塊7來緩沖舞臺升、降到極限位置時的沖擊。水壓缸9兩端都是鉸支結構,可以防止平臺升高的時候所產生的微量晃動使水壓缸9的活塞桿變形,使缸體與活塞卡死。為防止對周圍水環(huán)境的污染,底座1、導軌2、支腿8等零部件均選用熱鍍鋅處理,滾輪3采用尼龍材料,軸套采用銅基自潤滑軸套,水壓裝置同樣采用無污染的水下水壓缸。平臺4上連接的護罩6,既可以防止舞臺下降時周圍的表演者不小心夾傷,也可以遮擋內部結構起到美觀的作用。
以上描述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不是對實用新型的限定,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范圍參見權利要求,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精神的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未經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二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5947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