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交流電過零檢測電路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58385.0 | 申請日: | 2012-04-1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33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巨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TCL空調器(中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19/175 | 分類號: | G01R19/17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紀恒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87 | 代理人: | 胡海國 |
| 地址: | 528427 ***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交流電 檢測 電路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控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交流電過零檢測電路。
背景技術
電源功率因素校正電路中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導通時間的控制,以及電機的調速控制,通常是以交流電的過零點作為控制基準。而現有技術中的交流電過零檢測電路通常存在抗干擾能力不強或檢測靈敏度不高等缺陷。
如圖1所示,圖1是現有技術中一種交流電過零檢測電路的電路結構示意圖。該電路包括電阻R9、電阻R10、電阻R11、電阻R12、二極管D3、二極管D4、三極管Q1、電容C3及電源VCC。其中,二極管D3的陽極與交流電火線輸入端ACL連接,二極管D4的陽極與交流電零線輸入端ACN連接,二極管D3的陰極與二極管D4的陰極連接,且經電阻R9和電阻R11與三極管Q1的基極連接,電阻R10的一端連接于電阻R9和電阻R11之間,電阻R10的另一端接地,三極管Q1的發射極接地,三極管Q1的集電極經電阻R12與電源VCC連接,且經電容C3接地。其中,三極管Q1的集電極為該電路的交流電過零檢測點。該電路由于沒有采用隔離元件將強電端和弱電端進行隔離,因此,該電路的抗干擾能力不強。
如圖2所示,圖2是現有技術中另一種交流電過零檢測電路的電路結構示意圖。該電路包括電阻R13、電阻R14、二極管D5、光耦OC1及電源VCC。其中,電阻R13的一端與交流電火線輸入端ACL連接,其另一端與光耦OC1中發光二極管的陽極連接,光耦OC1中發光二極管的陽極還與二極管D5的陰極連接,光耦OC1中發光二極管的陰極及二極管D5的陽極均與交流電零線輸入端ACN連接,光耦OC1中三極管的集電極經電阻R14與電源VCC連接,光耦OC1中三極管的發射極接地。其中,光耦OC1中三極管的集電極為該電路的交流電過零檢測點。該電路雖然采用了隔離元件(光耦OC1)將強電端和弱電端進行了隔離。但是,由于光耦OC1本身的導通特性(導通時間較長),使得該電路對交流電過零點的檢測滯后于實際交流電的過零點,從而使得該電路對交流電過零點的檢測靈敏度不高;并且,由于受光耦OC1導通電流的限制,使得該電路所能檢測的交流電信號的幅度范圍較窄,其不能對交流電進行全波檢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交流電過零檢測電路,旨在使得其過零檢測的抗干擾能力強、檢測靈敏度高且能對交流電進行全波檢測。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交流電過零檢測電路,該交流電過零檢測電路包括交流電火線輸入端、交流電零線輸入端、第一輸入電路、第二輸入電路、電壓比較器、單片機及供電電源,其中:
所述第一輸入電路,一端與所述交流電火線輸入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電壓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連接,用于對交流電火線輸入端所輸入的交流電信號進行降壓及限流處理,并將處理后的電壓信號輸送給所述電壓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
所述第二輸入電路,一端與所述交流電零線輸入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電壓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用于對交流電零線輸入端所輸入的交流電信號進行降壓及限流處理,并將處理后的電壓信號輸送給所述電壓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
所述電壓比較器,其同相輸入端與所述第一輸入電路連接,其反相輸入端與所述第二輸入電路連接,其輸出端與所述單片機連接,用于對其同相輸入端的電壓信號和反相輸入端的電壓信號進行比較,并輸出一方波信號給所述單片機;
所述單片機,用于對所述電壓比較器輸出的所述方波信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進行檢測。
優選地,還包括:
第一電容,連接于所述第一輸入電路和所述第二輸入電路之間,用于對所述第一輸入電路及所述第二輸入電路的高頻干擾進行濾波。
優選地,所述第一輸入電路包括第一電阻、第二電阻、第三電阻、第一鉗位二極管及第一穩壓二極管,第一電阻的一端與所述交流電火線輸入端連接,第一電阻的另一端經第二電阻分別與電壓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連接及第三電阻的一端連接,第三電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一鉗位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供電電源連接,第一鉗位二極管的陽極與第一穩壓二極管的陰極連接,且與所述電壓比較器的同相輸入端連接,第一穩壓二極管的陽極接地。
優選地,所述第二輸入電路包括第四電阻、第五電阻、第六電阻、第二鉗位二極管及第二穩壓二極管,第四電阻的一端與所述交流電零線輸入端連接,第四電阻的另一端經第五電阻分別與所述電壓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及第六電阻的一端連接,第六電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鉗位二極管的陰極與所述供電電源連接,第一鉗位二極管的陽極與第二穩壓二極管的陰極連接,且與所述電壓比較器的反相輸入端連接,第二穩壓二極管的陽極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TCL空調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經TCL空調器(中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583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設置有防自動掉落活動下拉門的電腦機箱
- 下一篇:水簾蒸發式冷凝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