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58206.3 | 申請日: | 2012-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372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杜青;梅釗;趙黎;吳磊;潘華勇;陳佩杰;勵建安;周璇;陳楠;吳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聯康假肢矯形器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F5/01 | 分類號: | A61F5/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陽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巫蓓麗 |
| 地址: | 200092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先天性 馬蹄 內翻足 矯正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一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
背景技術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是由足下垂、內翻、內收三個主要畸形綜合而成,以后足馬蹄、內翻、內旋,前足內收、內翻、高弓為主要表現的畸形疾病。該病癥是常見的先天性足畸形,男性發病較多,可為單側發病,也可雙側。畸形明顯,一出生就能發現,因此疏忽的病例較少見,多能及早治療。
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的治療原則以矯正畸形為主,早期畸形矯正,足功能均可恢復。治療可分為四個時期,第一時期為1歲以內,嬰兒哺乳時,由母親及一名助手共同協助進行手扳法矯正,嬰兒屈膝(使跟腱松弛),助手固定患兒膝關節,操作者一手握患兒踝關節上方,一手托扶足前部跖面,用力使患足外翻,外展及背伸,每日2次,手法輕柔,免致骨傷,矯正適度即可。畸形矯正后用柔軟繃帶,由足內跖面向足背外方向纏繞,固定足于矯正位,嚴密觀察,切莫過緊,以免影響足部血運,若是畸形矯正顯著改善,腳的外展背伸彈性抗阻力消失,即可改換矯正鞋持續維持矯正位,這種方法應持續到患兒滿1周歲后,如果畸形未完全矯正,也可使痙攣的軟組織變得松弛,為進一步治療奠定良好基礎,因此,1歲以內是先天性馬蹄內翻足治療的最佳時期。
但是傳統的矯正鞋不僅大、而且重,易脫落,舒適感差,并不適合于1歲以內尤其是兩個月的嬰兒使用。如中國專利文獻CN?200920018249.X,公告日2009年7月8日,公開了一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足外展支具,所述的支具包括橫桿,橫桿的兩端各固定有一個足托,其中一個足托與橫桿的夾角為125-135度,另一個足托與橫桿的夾角為150-160度,兩個足托由塑料制成,足托上均設有固定帶,雖然該支具重量較輕,足部固定可靠,使患足在足托內不容易移位并便于觀察足部的情況,但是兩個足托之間的距離不可調節,外展角度固定,適用范圍窄,塑料材質的足托舒適度較差,且足托與橫桿之間的角度不恰當,達不到良好的矯正效果。因此,亟需一種足托間距離和足托外展角度可調、矯正效果好、舒適度高的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但是目前關于這類矯正鞋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設有兩個足托和連接兩個足托的連接桿,所述的連接桿設有分別與兩個足托連接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上設有彼此匹配的若干調節孔。
所述的矯正鞋還包括螺釘,所述的螺釘與調節孔相匹配。
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與足托相連的端部向上傾斜10-20度。
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與足托相連的端部向上傾斜15度。
所述的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是通過齒輪盤與足托連接。
所述的齒輪盤設有彼此咬合的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所述的第一齒輪連接在足托上,所述的第二齒輪連接在連接桿上。
所述的足托預塑成足部形態,上端設有開口,所述的開口處設有固定帶。
所述的固定帶是尼龍搭扣。
所述的足托由低溫熱塑板制成。
本實用新型優點在于:
1、本實用新型的矯正鞋的連接桿長度可根據患兒肩部寬度進行調整,足托和連接桿的角度也可通過齒輪盤進行調整,適用范圍廣;
2、本實用新型的矯正鞋的連接桿與足托連接端向上傾斜10-20度,矯形效果更佳;
3、本實用新型的矯正鞋的足托由高溫熱塑板制成,材料輕,并預塑成足部形態,舒適度高,尤其適合于1歲以下的嬰兒使用;
4、本實用新型的矯正鞋使用方法簡便,成本低,適于廣泛推廣使用。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先天性馬蹄內翻足矯正鞋的齒輪盤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附圖中涉及的附圖標記和組成部分如下所示:
1.足托???????????????11.開口
12.固定帶????????????2.連接桿
21.第一連接桿?????22.第二連接桿
3.調節孔?????????????4.第一螺釘
5.齒輪盤?????????????51.第一齒輪
52.第二齒輪??????????6.第二螺釘
7.支撐片??????????????8.第三螺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聯康假肢矯形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上海聯康假肢矯形器制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58206.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