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扣合式屋頂太陽能邊框的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220157025.9 | 申請日: | 2012-04-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9175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5-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吳莉莉;徐業(yè)進;康裾昆;李衍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愛康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L31/048 | 分類號: | H01L31/048;H01L31/042;E04D13/18 |
| 代理公司: | 江陰市同盛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10 | 代理人: | 唐紉蘭;曾丹 |
| 地址: | 214421 江蘇省無錫市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式 屋頂 太陽能 邊框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扣合式屋頂太陽能邊框的連接結構,主要用于固定太陽能電池板,屬于光伏行業(yè)領域。
背景技術
太陽能電池板是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太陽能發(fā)電系統(tǒng)中價值最高的部分。其作用是將太陽的輻射能力轉換為電能,或送往蓄電池中存儲起來,或推動負載工作。太陽能電池板安裝于一個矩形的太陽能邊框內(nèi),傳統(tǒng)的太陽能邊框由上下左右四個邊框拼接而成,相鄰兩個太陽能邊框通過壓塊和螺絲固定連接,使得安裝過程較為繁瑣,耗費大量人工。
發(fā)明內(nèi)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安裝快捷,節(jié)省人工的扣合式屋頂太陽能邊框的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扣合式屋頂太陽能邊框的連接結構,它包括兩個左右布置的一體式的矩形框體,所述矩形框體上設有多個柵格,所述右邊的矩形框體的左邊框向左設有第一連接部,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第一下橫段、第一內(nèi)斜段、第一上橫段以及第一外斜段,所述第一下橫段的右端與左邊框相連,所述第一內(nèi)斜段的右端與第一下橫段的左端相連,所述第一內(nèi)斜段向左上方傾斜,所述第一上橫段的右端與第一內(nèi)斜段的左端相連,所述第一外斜段的右端與第一上橫段的左端相連,所述第一外斜段向左下方傾斜,所述第一上橫段向上凸設有第一卡塊,所述第一橫段向右凸設有第二卡塊,所述第一橫段向下凹設有第一卡槽,所述左邊的矩形框體的右邊框向右設有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第二下橫段、第二內(nèi)斜段、第二上橫段以及第二外斜段,所述第二下橫段的左端與右邊框相連,所述第二內(nèi)斜段的左端與第二下橫段的右端相連,所述第二內(nèi)斜段向右上方傾斜,所述第二上橫段的左端與第二內(nèi)斜段的右端相連,所述第二外斜段的左端與第二上橫段的右端相連,所述第二外斜段向右下方傾斜,所述第二上橫段上設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外斜段上開設有第三卡槽,所述第二上橫段向下凹設有第三卡塊,所述第一連接部與第二連接部相互扣合,所述第一卡塊扣合于第二卡槽內(nèi),所述第二卡塊扣合于第三卡槽內(nèi),所述第三卡塊扣合于第一卡槽內(nèi)。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扣合式屋頂太陽能邊框的連接結構,用于提供屋頂太陽能邊框的大面積鋪設,在實際鋪設安裝過程中具有安裝快捷,節(jié)省人工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扣合式屋頂太陽能邊框的連接結構的立體圖。
圖2為圖1的A處放大圖。
其中:
矩形框體1
柵格2
第一連接部3
第一下橫段31
第一內(nèi)斜段32
第一上橫段33
第一外斜段34
第一卡塊35
第二卡塊36
第一卡槽37
第二連接部4
第二下橫段41
第二內(nèi)斜段42
第二上橫段43
第二外斜段44
第二卡槽45
第三卡槽46
第三卡塊47。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圖2,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扣合式屋頂太陽能邊框的連接結構,它包括兩個左右布置的一體式的矩形框體1,所述矩形框體1上設有多個柵格2,所述右邊的矩形框體1的左邊框向左設有第一連接部3,所述第一連接部3包括第一下橫段31、第一內(nèi)斜段32、第一上橫段33以及第一外斜段34,所述第一下橫段31的右端與左邊框相連,所述第一內(nèi)斜段32的右端與第一下橫段31的左端相連,所述第一內(nèi)斜段32向左上方傾斜,所述第一上橫段33的右端與第一內(nèi)斜段32的左端相連,所述第一外斜段34的右端與第一上橫段33的左端相連,所述第一外斜段34向左下方傾斜,所述第一上橫段33向上凸設有第一卡塊35,所述第一橫段33向右凸設有第二卡塊36,所述第一橫段33向下凹設有第一卡槽37,所述左邊的矩形框體1的右邊框向右設有第二連接部4,所述第二連接部4包括第二下橫段41、第二內(nèi)斜段42、第二上橫段43以及第二外斜段44,所述第二下橫段41的左端與右邊框相連,所述第二內(nèi)斜段42的左端與第二下橫段41的右端相連,所述第二內(nèi)斜段42向右上方傾斜,所述第二上橫段43的左端與第二內(nèi)斜段42的右端相連,所述第二外斜段44的左端與第二上橫段43的右端相連,所述第二外斜段44向右下方傾斜,所述第二上橫段43上設有第二卡槽45,所述第二外斜段44上開設有第三卡槽46,所述第二上橫段43向下凹設有第三卡塊47,所述第一連接部3與第二連接部4相互扣合,所述第一卡塊35扣合于第二卡槽45內(nèi),所述第二卡塊36扣合于第三卡槽46內(nèi),所述第三卡塊47扣合于第一卡槽37內(nèi)。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愛康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jīng)江蘇愛康太陽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57025.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油氣井桿型工具固定裝置
- 下一篇:自動滾漿裝置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31-00 對紅外輻射、光、較短波長的電磁輻射,或微粒輻射敏感的,并且專門適用于把這樣的輻射能轉換為電能的,或者專門適用于通過這樣的輻射進行電能控制的半導體器件;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這些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導體本體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轉換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輻射控制通過該器件的電流的,例如光敏電阻器
H01L31-12 .與如在一個共用襯底內(nèi)或其上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電光源,如場致發(fā)光光源在結構上相連的,并與其電光源在電氣上或光學上相耦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