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自主跟蹤拍攝目標的手持設備支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56332.5 | 申請日: | 2012-04-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2950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姜斌;吳盤龍;張凡;許爾陽;楊景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理工大學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M11/06 | 分類號: | F16M11/06;F16M11/1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學專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顯國 |
| 地址: | 215513 江蘇省蘇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主 跟蹤 拍攝 目標 手持 設備 支架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手機、平板電腦的目標拍攝跟蹤領域,特別是一種可自主跟蹤拍攝目標的手持設備支架。?
背景技術
目前,傳統的手機和平板電腦,不能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鏡頭自動跟蹤移動目標,所以只能通過三腳架實現定點拍攝,無法實現跟蹤人物自拍視頻;而專業的跟蹤拍攝攝像機價格昂貴,體積大,不方便隨身攜帶,因此,一種可適用于傳統手機和平板電腦,且方便攜帶的自主跟蹤移動目標的手持設備支架就成為發展的方向。?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用于傳統手機和平板電腦,體積小,成本低廉的可自主跟蹤攝像目標的手持設備支架。?
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一種可自主跟蹤拍攝目標的手持設備支架,包括支架、大齒輪、底座、小齒輪、電機、控制板、軸、拍攝設備、三角架;其中,支架通過軸與大齒輪固定相連,軸與底座相連,并可在底座內轉動,底座內裝有控制板,電機與底座相連,底座與三腳架相連,小齒輪與電機相連,小齒輪與大齒輪嚙合,電機轉動可帶動小齒輪轉動,小齒輪轉動可帶動大齒輪轉動。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顯著優點:?
1、使用獨立的平臺,可搭配各種手機和平板電腦,節省成本;
2、體積小,方便攜帶。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立體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側視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支架的背視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支架的側視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底座結構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右視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后視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左視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仰視圖。?
圖1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一種可自主跟蹤拍攝目標的手持設備支架,包括支架1、大齒輪2、底座3、小齒輪4、電機5、控制板6、軸7、拍攝設備8、三角架9;其中,支架1通過軸7與大齒輪2固定相連,軸7與底座3相連,并可在底座3內轉動,底座3內裝有控制板6,電機5與底座3相連,底座3與三腳架9相連,小齒輪4與電機5相連,小齒輪4與大齒輪2嚙合,電機5轉動可帶動小齒輪4轉動,小齒輪4轉動可帶動大齒輪2轉動;支架1可調節高度和寬度以適應不同尺寸的拍攝設備。?
控制板6包括靜態隨機存儲器模塊、微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模塊、晶振電路、復位電路,其中,微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模塊分別與靜態隨機存儲器模塊、晶振電路、復位電路連接。?
本實用新型可將手機或平板安裝在該支架上,可以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自主跟蹤移動目標,進行拍攝。?
手機或平板電腦實現圖像采集,通過WIFI傳輸,SRAM存儲采集圖像,支架中的ARM或DSP進行圖像處理,輪廓提取并作質心運算后提取前后2幀圖像坐標之差,由此與采集時間間隔可計算出目標移動的方向與速度,從而計算出電機需要轉動的角度,ARM或DSP產生PWM波驅動電機,控制支架的轉動,使目標始終位于圖像的中心,實現對目標的跟蹤;其中SRAM是指靜態隨機存儲器,ARM是指微處理器,DSP是指數字信號處理器。?
在圖1中,手機或平板電腦將拍攝的視頻,通過WIFI,無線傳輸到SRAM。ARM或DSP接電源、晶振電路、復位電路和SRAM,構成控制板。控制板接電機,電機控制手機或平板電腦的轉動。?
在圖2、圖3中,支架1上可放置手機或平板電腦,支架1與大齒輪2相連,大齒輪2通過軸7與底座3相連,底座3內裝有控制板6,電機5與底座3相連,小齒輪4與電機5相連,電機5轉動可帶動小齒輪4轉動,小齒輪4轉動可帶動大齒輪2轉動。支架1可調節高度和寬度以適應不同尺寸的拍攝設備,底座3與三腳架9相連。?
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實現圖像采集,對支架進行自動調節角度,以滿足人們拍攝的需要。底座通過標準螺紋孔可與三腳架等支撐設備進行相連,從而滿足戶外等環境拍攝的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理工大學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南京理工大學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56332.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級聯式載荷緩沖吸能裝置
- 下一篇:耐磨熒光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