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塔側線汽相抽出控制汽油調和組分干點的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54385.3 | 申請日: | 2012-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71500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16 |
| 發明(設計)人: | 張永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寰球工程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0G7/00 | 分類號: | C10G7/00;C10G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龍寰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孫皓晨 |
| 地址: | 100029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側線 抽出 控制 汽油 調和 組分 干點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煉油和石油化工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塔側線汽相抽出控制汽油調和組分干點的裝置。
背景技術
汽油干點是車用汽油國家標準中重要的控制指標,目前國家標準GB17930-2006中指標為不大于205℃。現有生產裝置普遍采用的是多塔逐級切割的方法,圖1為現有技術中采用雙塔控制汽油調和組分干點的流程示意圖,在圖1中,101為脫輕塔,102為脫重塔,103、104為冷換設備,105、106為回流罐,107、108為加熱設備,109、110、111、112為泵,箭頭A1為穩定汽油,箭頭A2為輕組分(包括石腦油或其它產品),箭頭A3為汽油調和組分,箭頭A4為重組分。如圖1所示,對穩定后的汽油在一個塔中脫除輕組分完成對汽油蒸汽壓的要求(如果生產C8芳烴,則從塔頂分出C8芳烴),再用另一個塔脫除重組分,脫重塔頂汽油調和組分滿足干點要求。
然而,現有技術采用多塔進行脫除導致能耗較高、占地面積較大、投資較高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塔側線汽相抽出控制汽油調和組分干點的裝置,用以克服現有技術采用多塔進行脫除導致能耗較高、占地面積較大、投資較高等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塔側線汽相抽出控制汽油調和組分干點的裝置,包括:脫重塔、第一換熱器、第二換熱器、第三換熱器和回流罐,其中
第一換熱器與脫重塔相連接,穩定汽油經第一換熱器加熱后進入脫重塔;
脫重塔的塔頂管線與第二換熱器相連接,第二換熱器通過管線與回流罐相連接,回流罐與第一出料泵相連接,塔頂的輕組分經塔頂管線并在第二換熱器中發生熱交換冷卻后進入回流罐,冷卻后的一部分輕組分經第一出料泵回流至脫重塔塔頂,其余部分作為產品輸出;
脫重塔精餾段側線和/或提餾段側線依次與第三換熱器、第一換熱器相連接,精餾段側線抽出板和/或提餾段側線抽出板上設置有測溫點,根據測溫點的溫度變化控制從精餾段液相和/或提餾段汽相抽取汽油調和組分的流量,抽出汽油調和組分經第三換熱器、第一換熱器換熱冷卻后輸出;
脫重塔的塔底設置有第二出料泵,脫除的重組分經第二出料泵輸出。
進一步地,塔頂管線上連接有一條或多條管線,一條或多條管線經用熱設備后與回流罐前的塔頂管線相連。
進一步地,第二換熱器和第三換熱器分別通入冷媒介質。
進一步地,脫重塔的塔頂壓力為0.05~15.0MPaG,塔頂溫度為150~280℃。
進一步地,上述裝置還包括:
其它供熱設備,連接在第二出料泵的輸出管線與脫重塔的塔底之間,將一部分重組分加熱后作為熱源輸送至脫重塔。
在上述實施例中,通過單塔控制汽油調和組分干點,設備所占地面積較小、投資較少,同時通過充分利用各組分攜帶的熱能,降低了裝置的能耗,并且根據側線抽出板上設置的測溫點檢測的抽出板溫度變化控制抽出汽油調和組分干點,汽油調和組分收率較高。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現有技術中采用雙塔控制汽油調和組分干點的流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塔側線汽相抽出控制汽油調和組分干點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付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塔側線汽相抽出控制汽油調和組分干點的流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裝置包括:脫重塔201、第一換熱器202、第二換熱器203、第三換熱器205和回流罐204,其中
第一換熱器202與脫重塔201相連接,穩定汽油經第一換熱器202加熱后進入脫重塔20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寰球工程公司,未經中國寰球工程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54385.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