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30℃恒溫恒濕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53580.4 | 申請日: | 2012-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9872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鄧茂林;譚鴻波;王新強;尹立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5/00 | 分類號: | F24F5/00;F24F1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30 恒溫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30℃恒溫恒濕系統。?
背景技術
恒溫恒濕系統對室內的溫、濕度要求非常嚴格,若其溫、濕度稍有偏差,極易導致室內培養的細菌、真菌類藥物死亡或變異,在30℃恒溫恒濕系統中要求溫度為30±1℃,濕度為25±5%RH~65±5%RH。現有的恒溫恒濕系統大多采用在室內設置溫、濕度傳感器,采集室內溫、濕度值,30℃恒溫恒濕系統的溫、濕度值相對固定,其傳感器僅提供采集溫、濕度作用,無法自行根據采集到的溫、濕度做出報警等判斷,操作人員根據采集到的溫、濕度值判斷是否需要開啟或關閉加濕、加熱裝置,室內用過的空氣直接排出,無法循環利用,不僅浪費了大量的能源,而且精準性較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30℃恒溫恒濕系統,采用空氣循環回路和供水除濕循環回路,降低了能耗,在自動采集并傳輸溫、濕度的基礎上還能自動報警,采用PLC控制器自動精確控制溫、濕度。?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30℃恒溫恒濕系統,它包括安裝于30℃恒溫恒濕室外的一個或多個風冷制冷機組、水箱,以及安裝于30℃恒溫恒濕室內的表冷器、加熱器、離心風機、一組或多組溫濕度傳感組件和一組或多組30℃恒溫監控傳感組件,加熱器、風冷制冷機組、溫濕度傳感組件和30℃恒溫監控傳感組件分別與PLC控制器電連接,風冷制冷機組的出口端與水箱連接,水箱下部的水箱出水口、表冷器、水箱上部的水箱進水口順次連接,組成一個循環回路,表冷器下端設有冷凝水管,表冷器上端依次設有加熱器、離心風機,離心風機的出口端與30℃恒溫恒濕室上部的出風口連接,30℃恒溫恒濕室上部的出風口、出風管道、進風管道、30℃恒溫恒濕室下部的進風口順次連接,組成一個空氣循環回路。?
所述的水箱出水口與表冷器之間的管道上安裝有水泵。?
所述的出風管道上靠近出風口處安裝有出風電控閥,所述的進風管道上靠近進風口處安裝有進風電控閥,所述的出風電控閥、進風電控閥分別與PLC控制器電連接。?
所述的進風口與進風電控閥之間的管道上安裝有一層或多層過濾網。?
所述的30℃恒溫監控傳感組件上設有報警器。?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30℃恒溫恒濕系統,采用空氣循環回路,并在進氣口處設置過濾網,在提高空氣利用率的同時,確保了循環的空氣質量符合要求;
(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30℃恒溫恒濕系統,采用兩種類型的傳感組件,通過溫濕度傳感組件自動采集并上傳數據,利于數據的長期存儲,通過30℃恒溫監控傳感組件自動采集室內的溫、濕度值,并自行判斷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則自動報警,可第一時間傳遞出30℃恒溫恒濕室內的情況,及時報警,便于操作人員及時做出相應處理;
(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30℃恒溫恒濕系統,集溫濕度自動采集、溫濕度自動控制于一體,實現了全過程的自動控制,PLC控制器接收并判斷采集到的溫、濕度值是否符合要求,若不符合要求則控制加熱器或風冷制冷機組工作,其加熱器或風冷制冷機組不用實時工作,只在控制器發出控制信號后才開始工作,不僅降低了能耗,還能確保精確控制溫、濕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30℃恒溫恒濕室,2-風冷制冷機組,3-水箱,4-表冷器,5-加熱器,6-離心風機,7-溫濕度傳感組件,8-30℃恒溫監控傳感組件,9-水箱出水口,10-水箱進水口,11-水泵,12-冷凝水管,13-出風口,14-出風管道,15-進風管道,16-進風口,17-出風電控閥,18-進風電控閥,19-過濾網,20-報警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四川科倫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5358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