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食物垃圾處理器上倉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53173.3 | 申請日: | 2012-04-1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305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1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友生;李付有;何本齊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友生 |
| 主分類號: | E03C1/266 | 分類號: | E03C1/266 |
| 代理公司: | 東莞市華南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卞華欣 |
| 地址: | 52377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食物 垃圾 處理器 上倉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食物垃圾處理器配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食物垃圾處理器上倉蓋。
背景技術
食物垃圾包括菜葉、魚骨、果皮、肉渣、茶葉等。通常的處理是放入塑料袋內,然后投入垃圾箱。這種方法不衛生,塑料袋不會降解。
現在也有使用食物垃圾處理器來將食物垃圾粉碎處理的方法,食物垃圾處理器是一種安裝于家庭廚房洗菜盆的排水口處,可方便地將食物垃圾粉碎后,排入下水管道的裝置。
食物垃圾處理器的垃圾粉碎處理過程是在粉碎倉內完成的,為了方便刀具安裝,粉碎倉一般由上倉蓋和下倉構成,刀具安裝于下倉,上倉蓋扣合于下倉上方,食物垃圾經上倉蓋的進料口落入粉碎倉內,并在刀具的切割、碾磨作用下粉碎成細小顆粒,再經由下倉排出粉碎倉。由于中國廚房食物垃圾種類復雜,食物垃圾中大量伴有生鮮骨頭、強度高的粗纖維食物,故而適合中國廚房的食物垃圾處理器其刀具以主要產生錘擊、碾磨效果的鈍器刀具為主,在粉碎過程中,垃圾受刀具撞擊攪動后,形成渦流狀轉動,這種轉動與刀具旋轉方向相同,因而降低了刀具的錘擊效果,故而希望粉碎倉內有阻擋垃圾轉動的裝置,同時,如果垃圾在粉碎倉內形成翻滾,則能較好地與刀具接觸而被粉碎。然而,現有的食物垃圾處理器,其上倉蓋一般僅有封閉粉碎倉,以及形成食物垃圾進入通道的作用,而沒有阻擋垃圾轉動的裝置,這使得垃圾粉碎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能提高食物垃圾處理器粉碎效果的食物垃圾處理器上倉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
食物垃圾處理器上倉蓋,包括扣合于食物垃圾處理器下倉上方的蓋體,所述蓋體頂端開設有下料口,所述蓋體內壁凸設有阻流凸條,所述阻流凸條豎向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技術方案包括:
所述蓋體內壁凸設有多條阻流凸條。
進一步地,所述蓋體內壁凸設有多個凸點。
根據以上所述的,所述蓋體自下至上呈口徑逐漸縮小的倒扣型的圓錐臺狀。
進一步地,所述蓋體在下料口的位置向上延設筒狀的洗滌槽接口。
更進一步地,所述蓋體一側設置有貫通蓋體壁的管道接口。
其中,所述蓋體下端外緣成型有與食物垃圾處理器下倉相匹配的連接法蘭。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該食物垃圾處理器上倉蓋包括扣合于食物垃圾處理器下倉上方的蓋體,所述蓋體頂端開設有下料口,所述蓋體內壁凸設有阻流凸條,所述阻流凸條豎向設置;該食物垃圾處理器上倉蓋與食物垃圾處理器下倉共同構成粉碎倉,使用時,食物垃圾由下料口進入粉碎倉,并在水平設置的刀具的攪拌下在粉碎倉內呈渦流狀旋轉,由于受所述阻流凸條的阻擋撞擊,垃圾旋轉速度下降,且易產生翻滾,從而增強了垃圾與刀具撞擊的力度,提高了粉碎效果。
附圖說明:
利用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但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食物垃圾處理器上倉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食物垃圾處理器上倉蓋的仰視圖。
圖1和圖2中包括:
1——蓋體??????????11——下料口??????????2——阻流凸條
3——凸點??????????4——洗滌槽接口???????5——管道接口
6——連接法蘭。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見圖1和圖2所示,這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
食物垃圾處理器上倉蓋,包括扣合于食物垃圾處理器下倉上方的蓋體1,所述蓋體1頂端開設有下料口11,所述蓋體1內壁凸設有阻流凸條2,所述阻流凸條2豎向設置。
其中,所述阻流凸條2呈長條狀,可與所述蓋體1一體成型,這樣便于蓋體1加工。
本實用新型與食物垃圾處理器下倉共同構成粉碎倉,使用時,食物垃圾由下料口11進入粉碎倉,與食物垃圾處理器的刀具接觸并被錘擊碾磨,垃圾在撞擊的力作用下產生于刀具旋轉方向相同的運動,從而形成呈渦流狀旋轉;由于所述阻流凸條2豎向設置,與垃圾旋轉方向相交,故而垃圾在移動過程中受所述阻流凸條2的阻擋撞擊,移動速度下降,而與刀具的再次接觸并碰撞的效果增強,提高了粉碎效果;且在所述阻流凸條2的阻擾下,垃圾易產生翻滾,從而使垃圾的撞擊碾磨更均勻,提高了粉碎效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友生,未經張友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5317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