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泵體專用加工機床的動力頭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50004.4 | 申請日: | 2012-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5612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8 |
| 發明(設計)人: | 鄭為香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為香 |
| 主分類號: | B23Q5/04 | 分類號: | B23Q5/04;B23Q5/40;B23Q3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5803 浙江省溫***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專用 加工 機床 動力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機床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泵體專用加工機床的動力頭裝置。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機床分通用機床和專用機床兩大類。隨著現代制造業朝著中小批量、高質量、高精度、高速、柔性化方向發展,專用機床的應用空間會越來越廣泛。在“十二五”規劃中,將“高端制造裝備”提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專用機床業作為高端制造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引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
對一種特殊泵體進行高效率加工,傳統的專用機床加工方法是:將泵體鑄造件安裝在可移動三工位夾具上,在第一工位人工進行工件裝夾和機床完成銑平面工作,在第二工位機床自動依次完成鉆孔工作,在第三工位機床自動依次完成攻絲工作,最后人工卸料。上述的傳統專用機床加工方法效率有所提高,有效減少了人為因素對加工質量的影響,并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但是,現有的專用機床采用三工位夾具,需要按照三工位依次加工,存在的缺陷為:加工效率較低、加工質量不穩定。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專用加工機床的加工效率低下、加工質量不穩定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用于泵體專用加工機床的動力頭裝置,形成一種新型泵體專用加工機床,可以提高工件加工精度,以及更大程度上提高工件的生產效率,并使加工質量更加穩定、減輕勞動強度。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用于泵體專用加工機床的動力頭裝置,其包括動力頭驅動結構、動力頭、動力頭上固定板、動力頭下固定板、動力頭進給結構和刀具,所述動力頭驅動結構包括減速電機、減速電機支撐板、V帶、V帶輪和預緊螺栓,所述減速電機輸出軸上安裝第一V帶輪,所述動力頭的輸入軸上安裝第二V帶輪,所述減速電機固定在減速電機支撐板上,所述動力頭的上下兩端分別固定動力頭上固定板、動力頭下固定板,所述減速電機支撐板與所述動力頭上固定板之間通過預緊螺栓連接,所述動力頭下固定板安裝在所述動力頭進給結構上,所述動力頭上安裝刀具;
進一步,所述動力頭進給結構包括橫向進給伺服電機、橫向線軌底座、橫向絲桿、縱向線軌、縱向進給伺服電機、縱向絲桿和縱向滑塊,所述橫向線軌底座安裝在所述床身工作臺面上,所述橫向進給伺服電機安裝在所述橫向線軌底座側面上,所述橫向進給伺服電機的輸出軸與所述橫向絲桿連接,所述縱向線軌安裝在所述橫向線軌底座上,所述縱向線軌上設有橫向螺母座,所述橫向絲桿穿接在所述橫向螺母座上;所述縱向進給伺服電機安裝在所述縱向線軌側面上,所述縱向進給伺服電機的輸出軸所述縱向絲桿連接,所述縱向滑塊安裝在所述縱向線軌上,所述縱向滑塊上設有縱向螺母座,所述縱向絲桿穿接在所述縱向螺母座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現在:1、采用回轉工作臺,實現不同工序的同步進行,可大大提高工件加工的效率、提升工件的加工質量與穩定性;2、可重構的設計思路,通過更換可重構夾具,實現工件加工的柔性化,適合中小批量、同類型不同規格不同尺寸工件的加工;3、減輕了勞動強度,節省人工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泵體專用加工機床動力頭裝置的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泵體專用加工機床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為香,未經鄭為香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500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養豬用生物發酵床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飛行時間質譜計的新型離子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