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骨誘導人工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49510.1 | 申請日: | 2012-04-1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2431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2-13 |
| 發明(設計)人: | 李炎;陳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拜瑞曼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L27/40 | 分類號: | A61L27/40;A61L27/24;A61L27/18;A61L27/12;A61L27/06;A61L27/54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邦律師事務所 31252 | 代理人: | 于曉菁 |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匯區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誘導 人工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醫用材料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骨誘導人工骨。?
背景技術
目前人工關節置換術已成為治療關節嚴重病變的主要手段之一。人工關節所用的材料,以前常用的是金屬材料,如鈷、不銹鋼、純鈦金屬等,但這些金屬表面因不具生物活性,隨著植入骨床的時間推移,人骨在重力和負荷下,漸漸出現合金與人骨之間的連接松動,甚至脫落。為克服這些缺陷,科學家設法將生物活性的陶瓷和玻璃陶瓷噴涂在鈦金屬或鈦合金上,以增加骨與植入物的結合力及穩定療效?,F已普遍應用于臨床的是HA-coasting,即如將羥基磷灰石等噴涂在金屬表面的人工關節材料上,但是這種活性材料在應用上存在不能克服的缺陷:噴涂材料和金屬材料的界面是非同源性的,存在著不同材料的張力,而易引起分裂破碎;噴涂材料上微小顆粒易脫落,導致細胞介導的骨質溶解和關節疏松;將金屬材料上噴涂一層微薄且均勻的生物活性材料工藝要求很高;制備成本高,價格昂貴。?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骨誘導人工骨,能夠提高相容性,使得人工骨表面活化性能更好,以進一步加快骨的愈合過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骨誘導人工骨,包括由磷酸鈣制成的載體,所述載體的上下表面均覆蓋有一層基體層;所述基體層外表面覆蓋有生物活性骨組織誘導再生膜。?
所述基體層為鈦金屬層或鈦合金金屬層。?
所述生物活性骨組織誘導再生膜為二層復合結構;其中,一層為聚乳酸層,另一層為膠原蛋白層。?
所述膠原蛋白層為網狀結構。?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骨誘導再生膜使得骨損傷機體能夠盡快恢復,在人體內生物相融性好,可在體內降解具有分隔屏障的作用,不產生任何副作用;工藝簡化,優化后的成本?比同類產品成本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生物活性骨組織誘導再生膜的剖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涉及一種骨誘導人工骨,如圖1所示,包括由磷酸鈣制成的載體1,所述載體1的上下表面均覆蓋有一層基體層2;所述基體層2外表面覆蓋有生物活性骨組織誘導再生膜3。?
所述基體層為鈦金屬層或鈦合金金屬層,通過鈦金屬或鈦合金金屬可以增加骨與植入物的結合力及穩定療效。?
如圖2所示,所述生物活性骨組織誘導再生膜為二層復合結構;其中,一層為聚乳酸層,另一層為膠原蛋白層。其中,所述膠原蛋白層為網狀結構。?
生物活性骨組織誘導再生膜的制備方法,是先將聚乳酸加入溶劑中,并在室溫下經溶脹、攪拌溶解和脫泡后,倒入平板模上平淌流延成膜,再逐步室溫揮發、真空干燥去除溶劑。首先,在已制成的聚乳酸膜的一面,劃痕粗化處理后,均勻涂布濃度為1-3%的膠原纖維溶液,室溫下自然晾干1-2天;接著將生物活性因子重組基因骨形成蛋白加入到濃度為1-3%的膠原纖維溶液中混合均勻,形成膠原單排層,再涂布到已涂有膠原纖維一面的膜上,然后將其在-60℃至-40℃下冷凍10-12小時后,放入真空干燥器中真空干燥6-8小時,脫模即成。?
不難發現,本實用新型通過增加骨誘導再生膜使得骨損傷機體能夠盡快恢復,在人體內生物相融性好,可在體內降解具有分隔屏障的作用,不產生任何副作用;工藝簡化,優化后的成本比同類產品成本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拜瑞曼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拜瑞曼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495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