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覆膜式播種機的覆土滾筒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47288.1 | 申請日: | 2012-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529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9 | 
| 發明(設計)人: | 李軍良;劉春志;王艷華;劉鑫;王濱;邢天福;劉彥軍;石雷;周寰;高巖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四平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3/02 | 分類號: | A01G13/02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長春市新時代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欒淑華 | 
| 地址: | 136000 吉林***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覆膜式 播種機 滾筒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覆土滾筒,具體說是涉及一種在覆膜式播種機作業時,為地膜進行覆土的覆土滾筒。
背景技術:覆土器(也稱覆土器組合)是覆膜式播種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由覆土滾筒與覆土滾筒兩側的覆土圓盤組合而成。現有的覆土滾筒為兩空心的筒體,在兩筒體之間設連接筋,在兩筒體內部設置攪龍。在該覆土滾筒結構的限制下,特別是由于兩筒體之間形成一個較大的敞口,致使地膜上的覆土面積過大,采光性能差,直接影響種子發芽和早期生長。這樣一來,勢必要影響作物的長勢、產量以及農民的收入。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覆膜式播種機的覆土滾筒,主要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覆土滾筒覆土面積過大,采光性能差,直接影響種子發芽及早期生長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方案如下所述:它包括外筒體和連接筋,所述覆土滾筒為對稱式結構,在兩外筒體的內側設置一端是敞口且敞口端向外的兩內筒體,兩側內、外筒體之間由連接筋連接,兩內筒體內設軸套,軸套與內筒體內壁之間設有徑向支撐,并經相對的兩內筒體外部軸向中心所設連接桿或連接套及穿過兩內筒體所述軸套的連接軸將兩內、外筒體活動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該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了所述結構,特別是內筒體的設置,它一端是敞口,另一端為封閉結構,當兩外筒體將覆土圓盤收集的覆土攪入覆土滾筒內時,由于內筒體封閉端的阻擋,促使覆土只能從內、外筒體之間所設連接筋的間隙內排出,并且連接筋長度與苗眼寬度相對應,這樣一來,使得覆土正對兩行苗眼,不僅為覆膜后的播種提供了良好工作條件,而且有效彌補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覆土滾筒覆土面積過大,采光性能差,直接影響種子發芽及早期生長的問題。可靠實現了發明目的。同時具有發明構思新穎獨特、結構設計科學合理、工作性能穩定可靠、適合行業進行推廣等優點。
附圖說明:圖1是覆土滾筒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由圖1所示的覆膜式播種機的覆土滾筒是在現有技術基礎上改進的一種覆土專用部件。該覆土滾筒為對稱式結構,它是在兩外筒體1的內側設置一端是敞口且敞口端向外的兩內筒體2,在兩側內、外筒體2、1之間由連接筋3連接,在兩內筒體2內設軸套4,軸套4與內筒體2內壁之間設有徑向支撐5,并經相對的兩內筒體2外部軸向中心所設連接桿或連接套6及穿過兩內筒體2所述軸套4的連接軸將兩內、外筒體2、1活動連接。所述連接筋3長度應與苗眼寬度相對應。
工作時,覆土滾筒隨之轉動,兩外筒體1將覆土圓盤收集的覆土經內部攪龍攪入覆土滾筒內,并從內、外筒體2、1之間所設連接筋3的間隙內排出,由于連接筋3長度與苗眼寬度相對應,使得覆土正對兩行苗眼,形成條形覆土。不僅為覆膜后的播種奠定基礎,而且克服了已有覆土器存在的覆土面積過大,采光性能差的弊病,有利于保墑,為促進種子發芽和早期生長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四平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未經吉林省電力有限公司四平供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4728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電連接器
- 下一篇:移動終端的CMMB天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