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尾砂充填管路系統自然增壓連接漏斗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46637.8 | 申請日: | 2012-04-1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449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任曙光;管安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煙臺市牟金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F15/00 | 分類號: | E21F15/00 |
| 代理公司: | 煙臺雙聯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矯智蘭 |
| 地址: | 264109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填 管路 系統 自然 增壓 連接 漏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礦山機械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尾砂充填管路系統自然增壓連接漏斗。?
背景技術
?采礦尾砂充填就是將選礦尾砂制成一定濃度的砂漿用管路水利輸送至井下采空區充填,充填管路系統在尾砂充填技術中起著重要作用,管路沿充填井、平巷架設至井下充填地點,要求上部的充填倍線(充填線路的水平距離與垂直距離之比)小于下部的充填倍線,但在實際布置充填管路時,由于井下條件限制,無法達到上述要求,如(圖2),上部充填倍線大于下部充填倍線,在C—D—E段及G—H—I段處于有壓水坡線以上,將由于充填料漿體的流速差而形成負壓區段,而尾砂充填料漿體是由水與尾砂按一定配比構成的兩相流,在實際運行中,這一兩相流又常處于非滿管流狀態,根據其運動特性,由于尾砂顆粒的沉降作用,在負壓區段將形成砂水分離,尾砂顆粒運動速度減慢或滯留于管底,隨著負壓區段的延長,尾砂沉積量愈來愈大,當負壓區足夠長時,就將產生堵管充填事故,采用砂泵或壓縮空氣對砂漿流體增壓,投資大,在實際運行中管理和操作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尾砂充填管路系統自然增壓連接漏斗,解決了背景技術中充填管路系統易產生堵管充填事故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尾砂充填管路系統自然增壓連接漏斗,包括進料管,進料管下端設有連接鋼管,連接鋼管外側與防護罩相連,防護罩與鋼板漏斗相連,防護罩與鋼板漏斗之間設有漏斗裙邊鋼板,漏斗裙邊鋼板上安有輕軌梁,鋼板漏斗下端設有另一連接鋼管,另一連接鋼管與出料管通過連接法蘭相連接;?
所述的防護罩為帶網眼結構;
防護罩內設有支撐筋板,支撐筋板兩端與漏斗裙邊鋼板相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對井下充填管路系統中負壓區采用自然增壓連接漏斗處理技術,可有效解決充填管路系統發生堵管事故的隱患,確保井下充填管路系統可靠運行,而且,自然增壓連接漏斗不需動力,達到自然增壓目的,它投資小,安裝使用方便,一旦安裝完畢,就同充填管路融為一體,不需專門管理。?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充填倍線計算圖。
零件說明:1、進料管,2、連接鋼管,3、防護罩,4、支撐筋板,5、漏斗裙邊鋼板,6、輕軌梁,7、鋼板漏斗,8、連接鋼管,9、連接法蘭,10、出料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1和附圖2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尾砂充填管路系統自然增壓連接漏斗,包括進料管1,進料管1下端設有連接鋼管2,連接鋼管2外側與防護罩3相連,防護罩3為帶網眼結構,以保持漏斗內外壓力相等,自然增壓為井下大氣壓力,達到自然增壓的目的,防護罩3內設有支撐筋板4,防護罩3與鋼板漏斗7相連,防護罩3與鋼板漏斗7之間設有漏斗裙邊鋼板5,支撐筋板4兩端與漏斗裙邊鋼板5相連,漏斗裙邊鋼板5上安有輕軌梁6,鋼板漏斗7下端設有連接鋼管8,連接鋼管8與出料管10通過連接法蘭9相連接。?
在附圖2中,在“D”點把充填管線斷開,則“D”點砂漿壓力自然增壓至井下大氣壓力,同時切斷了“D”點兩段充填管路中的壓力聯系,C—D—E負壓區段立即消失,從而消除負壓區段的存在,在“D”點采用“自然增壓連接漏斗”連接充填管路,在“斷壓不斷流”的情況下,即能消除負壓區的存在,又能將整個充填管路有機地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煙臺市牟金礦業有限公司,未經煙臺市牟金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46637.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賽車氣門搖臂總成
- 下一篇:一種用于針梁臺車底模的排氣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