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直線塔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44786.0 | 申請日: | 2012-04-0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80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于躍;李林寧;萬志方;曾連生;江衛華;趙全江;向寒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E04H12/00 | 分類號: | E04H12/00;E04H12/10;E04H12/24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陳家安 |
| 地址: | 43007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塔雙回 直流 輸電 線路 直線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500kV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直線塔結構,其具體內容主要為導線的桿塔使用條件、桿塔基本尺寸的確定及導線對地距離。由于采用了同塔雙回直流輸電技術,所以可以有效的減少線路走廊,同時也可以成倍的提高線路走廊的輸送容量。
背景技術
直流輸電線路具有輸送容量大、線路損耗小的特點,適合用于遠距離、大容量的電力輸送。在我國單回±500kV輸電技術有著成熟的經驗。
由于我國能源分布主要在西部,但東部經濟發展較快,電力需求也高,這就需要遠距離、大容量的電力輸送。在這種情況下,高壓直流輸電正在成為我國電力輸送重要部分,特別是隨著西電東送和全國聯網的穩步推進,我國直流輸電正朝著高電壓、大容量的方向發展。
迄今為止,關于雙回同塔架設直流輸電線路,在我國乃至世界尚無設計經驗和運行經驗。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輸電線路也在日益增加,線路走廊也顯得越來越緊張,為了減少線路走廊日趨緊張的矛盾,我國采用了±500kV同塔雙回直流輸電技術。直流輸電不同于交流輸電,雙回同塔架設直流輸電線路設計更有其技術特點,有許多設計技術問題,如電磁環境和雷電特性等問題,需要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因此,設計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直線塔結構,使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可以滿足電磁環境、防雷、電氣距離和對地距離等要求,成為了一項迫切而重要的工作。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背景技術的不足之處,而提供一種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直線塔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措施來達到的: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直線塔結構,其特征在于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桿塔的地線寬度為17.32-24.6m,上導線水平距離為12.66-19.93m,下導線水平距離為16.26-23.53m,地線支架高4.5m,層高13.2-13.5m,極導線對地高度的最小值取11.5m,使用條件為水平檔距450-1100m,垂直檔距550-1400m。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直線塔包括SGV1A、SGV2A、SGV3A、SGV4A、SGV5A、SGV6A六種塔型,
所述SGV1A型上導線水平距離12.66-13.66m,下導線水平距離16.26-17.26m,層高13.2m,地線寬度17.32-18.32m,水平檔距450m、垂直檔距550m;
所述SGV2A型上導線水平距離13.66-13.96m,下導線水平距離17.26-17.58m,層高13.2m,地線寬度18.32-18.64m,水平檔距550m、垂直檔距700m;
所述SGV3A型上導線水平距離13.96-15.43m,下導線水平距離17.58-19.03m,層高13.3m,地線寬度18.6-20.05m,水平檔距700m、垂直檔距900m;
所述SGV4A型上導線水平距離15.43-17.93m,下導線水平距離19.03-21.53m,層高13.5m,地線寬度20.2-22.7m,水平檔距900m、垂直檔距1100m;
所述SGV5A型上導線水平距離17.93-19.93m,下導線水平距離21.53-23.53m,層高13.5m,地線寬度22.6-24.6m,水平檔距900m、垂直檔距1100m;
所述SGV6A型上導線水平距離17.93-19.93m,下導線水平距離21.53-23.53m,層高13.5m,地線寬度22.6-24.6m,水平檔距1100m、垂直檔距1400m。
本實用新型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直線塔結構采用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代替二個單回輸電線路,起到減少線路投資和大大的減少線路走廊的作用。使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可以滿足電磁環境、防雷、電氣距離和對地距離等要求。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同塔雙回直流輸電線路直線塔結構的示意圖。
圖中L1.下導線水平平距離,L2.上導線水平距離,L3.地線寬度,L4.上下極導線水平位移,H1.地線支架高,H2.層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情況,但它們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僅作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未經中國電力工程顧問集團中南電力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4478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新型的高純氧化鋁預處理坩堝
- 下一篇:一種教學互動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