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環冷機及其鉸接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42671.8 | 申請日: | 201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307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張峰;羅可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中冶長天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7D15/02 | 分類號: | F27D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薛晨光;魏曉波 |
| 地址: | 410125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環冷機 及其 鉸接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鋼鐵冶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環冷機支承梁與臺車之間的鉸接連接結構及應用該鉸接連接結構的環冷機。
背景技術
請參見圖1和圖2,其中,圖1示出了現有環冷機支承梁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示出了現有環冷機臺車與支承梁之間的鉸接連接結構,該圖自圖1所示的A-A剖切位置形成。
如圖1所示,支承梁10體通過其兩側的端面法蘭11與回轉框架(圖中未示出)的內、外框梁進行組裝,將所有的內框梁與內框梁、外框梁與外框梁沿周向依次聯接并焊合后,形成環冷機臺車的整體支承結構,每個支承梁均沿環冷機的徑向設置。
如圖2所示,環冷機臺車20通過臺車鉸接座接頭30懸掛在支承梁10上,鉸接座接頭30通過支承梁側壁上的工藝孔15放入支承梁底部,從支撐梁底部與鉸接座接頭30相配合的孔伸出,懸掛環冷機臺車20。因此,操作者只能從側面調節、拆裝鉸接座接頭30;現有技術中,每個環冷機靜密封單元的用于安裝靜密封橡膠的前支撐板12的下沿比后支撐板13的下沿稍低,以避免過定位。因而整個環冷機臺車的支承結構的重量通過所有支承梁底部設置的前支撐板12傳遞至臺車下層平板21上,即后支撐板13理論上處于懸空狀態。由此,整圈剛性連接的支承梁、內框梁及外框梁,與既被支承梁懸掛又承載支承梁和內外框梁重量的臺車一同形成整圈穩態的回轉結構。如圖1和2所示,對于單個支承梁體,其空間定位通過兩側的內外框梁(圖中未示出)保持其水平,通過前支撐板12及臺車20支撐其重量。
然而,現有環冷機在實際應用當中存在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其一,假設支承梁裝配內、外框梁的兩側端面法蘭中心高在圖2中E水平線位置,那么E水平線至其前側臺車下層平板的距離H是決定支承梁空間上穩態的唯一約束關系。但實際應用中,由于支承梁、臺車鉸接接頭30等部件的加工誤差或安裝誤差,可能會導致裝配完成后的后支撐板13與其懸掛的臺車下層平板21之間無間隙,甚至直接相抵;此狀態下,支承梁則處于內外框梁、前支撐板、后支撐板三點過定位狀態,存在前立板懸空后導致整個結構失穩的不安全隱患。由此,在內置于支承梁10內側的鉸接接頭30與其支撐板14之間設置調整墊片40,通過增加E水平線與臺車鉸接軸線之間的距離H’,以消除過定位狀態。
其二,環冷機投入生產使用一段時間后,環冷機臺車的整體支承結構自重、礦料沖擊、熱循環應力等等復雜的工況條件,使得臺車前部(即鉸接接頭30側)變形并產生下沉的趨勢,即后支撐板13與臺車下層平板之間的間隙增大,嚴重時會因該處壓礦而損壞靜密封橡膠,并因漏風影響靜密封效果。停機檢修時,需要通過調節調整墊片40處間隙,減小E水平線與臺車鉸接軸線之間的距離H’,以抬升臺車20的前部,保護靜密封橡膠、增強密封效果。
由于操作者只能從支承梁側壁上的工藝孔15進入支撐梁內部調節墊片40,因而必須待停機檢修時進行調節,且調整螺栓頭與螺母分別位于支撐梁的內部和外部,操作起來非常不便。
同時,該環冷機臺車20與支承梁10之間的鉸接連接結構存在拆裝操作較為不便的缺陷。特別是更換鉸接接頭30的工作極為困難,由于前一臺車篦板層的阻隔,前一臺車需要位于卸礦區打開狀態,操作者站在前一臺車篦板層上才能到達支承梁側壁上的工藝孔15所在區域;同時,受工藝孔15的尺寸限制,操作者幾乎無法在該處完成放置鉸接接頭30的同時塞入調整墊片40。
有鑒于此,亟待另辟蹊徑提供一種環冷機支承梁與臺車之間的鉸接連接結構,以便于進行構件組裝操作及檢修維護,進而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優化的用于環冷機臺車與支承梁之間鉸接連接結構,應用該鉸接連接結構的環冷機可易于進行鉸接接頭的組裝或者拆卸,以及使用過程中的檢修維護。在此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應用該鉸接連接結構的環冷機。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鉸接連接結構,包括上部凸肩內置于所述支承梁內的鉸接接頭,所述鉸接接頭的下端部用于與環冷機臺車鉸接;在水平投影面內,所述鉸接接頭的上部凸肩呈長條狀,所述支承梁的底部具有與所述上部凸肩形狀相適配的條形孔;所述條形孔的寬度小于所述上部凸肩的長度,所述上部凸肩自所述條形孔插入所述支承梁后轉動至與所述環冷機臺車相鉸接的工作位置。
優選地,沿所述支承梁的長度方向,所述條形孔旁側的所述支承梁的底部設置有工藝孔。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中冶長天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湖南中冶長天重工科技有限公司;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42671.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