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螺旋盤碟形飛行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42034.0 | 申請日: | 201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9385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柴貴景 | 申請(專利權)人: | 柴貴景 |
| 主分類號: | B64C39/06 | 分類號: | B64C39/06 |
| 代理公司: | 太原華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14108 | 代理人: | 李毅 |
| 地址: | 046011 山西省長治市***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螺旋 盤碟形 飛行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飛行器,特別是涉及一種碟形飛行器。?
背景技術
飛行器的種類很多,但碟形飛行器并不多見,主要是以UFO的形象出現。?
申請號201110230142.3的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碟形飛行器,該飛行器包括發動機、機身和旋翼,機身外部設有旋翼支架,機身上套裝機身軸承,機身上部與下部的機身軸承和旋翼支架懸空端之間分別螺接螺旋葉片。工作時,發動機帶動螺旋葉片旋轉,機身上部的螺旋葉片和下部的螺旋葉片旋轉方向正好相反,因此解決了機身的平衡問題和轉動問題。但是該飛行器的結構較為復雜,且飛行器重量較重,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更加簡單、重量更輕、成本更低、更加節省升降動力的雙螺旋盤碟形飛行器。?
本實用新型的雙螺旋盤碟形飛行器包括發動機、上機身、下機身、上螺旋盤和下螺旋盤,上機身上方設有玻璃頂蓋,下機身下方設有底蓋和支腳,底蓋上設有艙蓋。?
在上機身的底部設有上蓋,下機身的頂部設有下蓋,所述上蓋和下蓋由穿過其中心孔的軸管連接為一體,中心齒輪通過軸管軸承安裝在軸管上,發動機固定在下蓋上,發動機上的輸出軸與主動齒輪之間通過傘形齒輪嚙合,主動齒輪與中心齒輪嚙合,在上機身的外部安裝有拉力圈,所述拉力圈的下部與上蓋固定連接。?
在上機身上安裝有上軸承圈,下機身上安裝有下軸承圈,所述上軸承圈固定在拉力圈的上部,下軸承圈固定在下蓋上,在上軸承圈的下表面和下軸承圈的上表面分別設有軸承軌道。?
所述下螺旋盤由下螺旋盤內圈連接板、固定在下螺旋盤內圈連接板外周的下螺旋盤內圈、與下螺旋盤內圈同心圓設置的下螺旋盤外圈以及設置在下螺旋盤內圈和下螺旋盤外圈之間的螺旋葉片構成,在下螺旋盤內圈的上下表面上均設有軸承軌道,所述下螺旋盤通過設置在下螺旋盤內圈連接板中心的齒孔嚙合在中心齒輪上,下螺旋盤內圈下表面的軸承軌道與下軸承圈上表面的軸承軌道通過滾珠滾動配合。?
所述上螺旋盤位于下螺旋盤的上方,由上螺旋盤內圈、與上螺旋盤內圈同心圓設置的上螺旋盤外圈以及設置在上螺旋盤內圈和上螺旋盤外圈之間的螺旋葉片構成,在上螺旋盤內圈的上下表面上均設有軸承軌道,所述上螺旋盤內圈上表面的軸承軌道通過滾珠與上軸承圈下表面的軸承軌道滾動配合。?
在拉力圈上設置有不少于3個導向輪,所述導向輪置于上螺旋盤內圈和下螺旋盤內圈之間,分別與上螺旋盤內圈下表面的軸承軌道和下螺旋盤內圈上表面的軸承軌道滾動配合。?
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還在上螺旋盤內圈下表面和下螺旋盤內圈上表面軸承軌道的外側設置齒形軌道,在拉力圈上設置不少于3個導向齒輪,所述導向齒輪置于上螺旋盤內圈和下螺旋盤內圈之間,分別與上螺旋盤內圈下表面和下螺旋盤內圈上表面的齒形軌道嚙合。?
其中,所述的導向齒輪均勻布置在導向輪之間。?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螺旋葉片圍繞軸管輻射狀分布,螺旋葉片的迎風面呈仰角。
所述任意一片螺旋葉片的頂邊與相鄰螺旋葉片的底邊處于同一垂直平面,全體螺旋葉片在水平面上無間隙。?
本實用新型還在所述的上蓋、下蓋和下螺旋盤內圈連接板的對應位置上均設有艙門。?
本實用新型的雙螺旋盤碟形飛行器在機身中部裝有上下兩層平行的平板形螺旋盤,螺旋盤內圈和外圈之間設置螺旋葉片,各螺旋葉片分別繞機身中軸線呈輻射狀分布,當發動機工作時,帶動下螺旋盤旋轉,受力向上飄動,向上頂住導向輪迫使上螺旋盤做反向旋轉,由于上下螺旋盤螺旋葉片旋轉方向相反、迎風角相反、安裝角度相反,因此解決了機身的旋轉平衡問題。螺旋葉片的迎風面呈仰角,相鄰兩葉片的頂邊與底邊從垂直角度處于同一平面,使得螺旋葉片整體覆蓋了其所占空域,對該空域的空氣全部無泄漏的加以利用,使飛行器的升力最大化,與螺旋槳直升機相比,飛行器在螺旋盤轉速比螺旋槳低數倍的情況下就能升空,普通發動機足可勝任。?
與背景技術的碟形飛行器相比,以前的螺旋盤為梯形結構,本實用新型的螺旋盤為平板結構,本實用新型結構是在同等長度螺旋葉片情況下直徑最大化,也就是螺旋盤外圈直徑最大化,螺旋葉片全周長均勻安裝在螺旋盤外圈內,使螺旋盤外圈抗拉強度得到最大的發揮和利用,螺旋盤在高速旋轉時只要螺旋盤外圈的抗拉強度保證直徑保持不變,螺旋盤外圈就不會產生上下大幅度飄動,所以本實用新型去除了旋翼支架定位軸承圈等裝置,從而使飛行器結構更加簡單、重量更輕。?
本實用新型的碟形飛行器只需一個動力就能實現升降功能。如果再配上風孔或其它轉向、平衡裝置,還能實現前、后、左、右方向飛行和整機旋轉等動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柴貴景,未經柴貴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420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自動人行道斜扶手支撐定位裝置
- 下一篇:一種烴油脫鎳和釩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