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車用空壓機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41604.4 | 申請日: | 2012-04-0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909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靳增鑫;鄧云海;謝恩芝 | 申請(專利權)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B39/00 | 分類號: | F04B39/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101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車用空壓機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主要涉及工程機械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車用空壓機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車用空壓機控制策略大多采用以下幾種結構形式:調壓閥與儲氣筒并聯(內卸荷式)、調壓閥與儲氣筒串聯(外卸荷式)。調壓閥與儲氣筒并聯(內卸荷式)這種調壓閥只能與具有卸荷室的空壓機配用,調壓閥與儲氣筒串聯(外卸荷式)這種調壓閥與無卸荷室的空壓機配用。
在空壓機打氣的時候,通過一定的控制策略來調節空壓機的排氣壓力。通過空壓機卸荷過程的調節可以使儲氣筒中保持規定的壓力。
采用上述控制策略,存在以下缺點:
1)空壓機卸荷時會使卸荷腔產生負壓,在負壓的作用下,壓縮活塞環會產生變形,減少壓縮活塞環的壽命;
2)空壓機卸荷時會使卸荷腔產生負壓,在負壓的作用下,壓縮活塞環下機油會被負壓抽吸上來,使機油進入氣路中。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車用空壓機系統,其避開了空壓機卸荷的過程,能夠延長活塞環的壽命,并能夠避免機油進入氣路中。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車用空壓機系統,包括壓縮活塞、動力傳動組件和動力輸入部;其中,所述動力傳動組件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所述壓縮活塞,所述動力傳動組件的輸入端與所述動力輸入部連接,所述動力傳動組件的輸入端與所述動力輸入部之間設置有控制所述動力傳動組件與所述動力輸入部斷開和連接的離合部件。
進一步地,所述離合部件為離合器或同步器。
進一步地,所述離合部件還連接有能夠控制所述離合部件工作狀態的控制組件。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組件包括為所述離合部件提供動力的電機。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組件還包括與所述電機電連接、并向所述電機發送控制信號的控制器。
進一步地,所述車用空壓機系統包括儲氣筒,所述控制組件還包括與所述儲氣筒連接的氣壓表;所述氣壓表與所述控制器電連接,向所述控制器發送電信號。
進一步地,所述動力傳動組件包括壓縮活塞連桿和曲柄軸,所述曲柄軸通過所述壓縮活塞連桿固定連接所述壓縮活塞。
進一步地,所述動力輸入部為與動力源連接的皮帶輪。
本實用新型的車用空壓機系統工作時,發動機驅動動力輸入部,動力輸入部將動力傳輸給車用空壓機的動力傳動組件,動力傳動組件進而帶動壓縮活塞運動,壓縮空氣;本實用新型的離合部件能夠控制動力傳動組件與動力輸入部的斷開和連接,以在氣壓低于限定值時,將動力傳動組件與動力輸入部連接,車用空壓機工作;在氣壓高于限定值時,將動力傳動組件與動力輸入部斷開,不再給車用空壓機提供動力。本實用新型的車用空壓機工作時,不采用卸荷過程來保壓,而采用氣體壓力達到限值時空壓機不工作,當壓力低于限值時空壓機開始工作來保壓。由此,本實用新型的車用空壓機系統可以避開卸荷的過程,不在卸荷腔產生負壓,避免壓縮活塞在負壓的作用下工作,從而能夠延長活塞環的壽命,并能夠避免機油進入氣路中。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車用空壓機系統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車用空壓機系統,包括壓縮活塞1、動力傳動組件和動力輸入部4;其中,動力傳動組件的輸出端固定連接壓縮活塞1,動力傳動組件的輸入端與動力輸入部4連接,動力傳動組件的輸入端與動力輸入部4之間設置有控制動力傳動組件與動力輸入部4斷開和連接的離合部件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4160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