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便攜式螺旋支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39302.3 | 申請日: | 2012-04-05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9327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周運順;代澤奇;黃生日;楊一兵;毛健;黃長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時代礦山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5/14 | 分類號: | E21D15/14 |
| 代理公司: | 長沙永星專利商標事務所 43001 | 代理人: | 周詠;米中業 |
| 地址: | 410205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便攜式 螺旋 支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井巷、隧道臨時支護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便攜式螺旋支柱。
背景技術
目前大量使用的DWX型柱塞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它的柱塞懸浮、密封脹緊、密封補償等技術特點已被社會了解和認識,它的無內泄漏、無圓弧焊縫等安全理念也已被社會接受,并被社會譽為“生命支柱”和“礦工生命的保護神”。用于炮采工作面、普采工作面頂板支護和綜采工作面的端頭支護,適合于煤層傾角小于25o緩傾斜回采工作面,采取措施也可用于25o~35o的回采工作面支護。與鉸接頂梁配套使用。DWX型柱塞懸浮式單體液壓支柱由頂蓋,密封蓋組件,活柱,手把體,油缸,復位彈簧,底座,O形圈,擋圈,Y形密封圈,彈性圓柱銷,防塵圈,連接鋼絲,導向環等零部件組成,根據支柱的高度不一質量在30-80Kg不等,工作時還需要配備液壓站和液壓管路,常采用含1~2%的M-10或MDT乳化油的乳化液作為工作介質,在井下循環使用時乳化液均排入采空區。而乳化液中的乳化油是由基礎油、乳化劑、防腐劑等成分組成,進入地下水后很難將其徹底清除。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各煤礦約有8000t乳化油排入地下,對礦山周圍的水資源和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液壓支柱因其設計都是大承重能力,并且自身重量大,增加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因結構復雜導致加工成本高,銷售價格高,增加了礦山的開采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機械調節的便攜式螺旋支柱。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便攜式螺旋支柱,它包括支腳板、無縫鋼管、左旋螺母、雙頭左右旋螺桿、右旋螺母、承壓板組件,左旋螺母、右旋螺母分別裝配于雙頭左右旋螺桿的兩端,無縫鋼管包括兩根,分別套在雙頭左右旋螺桿的兩端,與相應螺母固定,支腳板包括兩組,分別固定于所述兩根無縫鋼管的末端,支腳板的外端可以選擇安裝或者不安裝所述承壓板組件。
所述每組支腳板包括三塊鋼板,它們均布于無縫鋼管的外徑圓周上,且長度方向伸出無縫鋼管的端口,其中兩塊鋼板的伸出部分與無縫鋼管的接觸邊從無縫鋼管的端口處開始加工內倒角,一塊鋼板與無縫鋼管的接觸邊在無縫鋼管的端口處伸入無縫鋼管內。
所述承壓板組件包括底板,垂直固定于底板中心的圓柱,垂直于圓柱長度方向、固定于圓柱上端的帶缺口圓鋼環,所述圓柱加圓鋼環的外徑小于無縫管的內徑。
所述雙頭左右旋螺桿的中部無螺紋段的中點處開設一個垂直于該螺桿的通孔。
本實用新型的雙頭左右旋螺桿配合與螺母固定的無縫鋼管結構,通過調整雙頭左右旋螺桿,使左旋螺母和右旋螺母分別帶動無縫鋼管向上下兩端升降,從而使支腳板和承壓板組件的底板分別頂住頂板和底板。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為機械式調節,與現有技術相比,無需驅動設備,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承壓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支腳板與無縫管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本實用新型選用Φ48X4的無縫管、雙頭左右旋螺桿為M36、螺距6的雙頭梯形螺紋,支撐高度在1.5m~2.5m之間,2m高時最大承重為3噸,2.5m高時最大承重為2.5噸。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便攜式螺旋支柱,它包括支腳板1、無縫鋼管2、左旋螺母3、雙頭左右旋螺桿4、右旋螺母5、承壓板組件6;雙頭左右旋螺桿4的兩端分別裝配相應、右旋螺母5,無縫鋼管2包括兩根,分別套在雙頭左右旋螺桿4的兩端,與相應螺母固定,兩組支腳板1分別固定在兩根無縫鋼管2的末端。每組支腳板1包括三塊鋼板,它們均布于無縫鋼管2的外徑圓周上,且長度方向伸出無縫鋼管2的端口,其中兩塊鋼板的伸出部分與無縫鋼管2的接觸邊加工內倒角,一塊鋼板與無縫鋼管2的接觸邊在無縫鋼2的端口處伸入無縫鋼管2內。雙頭左右旋螺桿4的中部無螺紋段的中點處開設一個垂直于該螺桿的圓通孔41。承壓板組件6包括底板61,垂直固定于底板61中心的圓柱62,垂直于圓柱62長度方向、固定于圓柱62上端的帶缺口圓鋼環63,圓柱62加圓鋼環63的外徑小于無縫鋼管2的內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時代礦山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未經湖南時代礦山機械制造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39302.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井下轉載裝置
- 下一篇:巖性密度測井儀的探頭外殼驅動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