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軟土基坑的微膨脹錨桿支護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37873.3 | 申請日: | 2012-04-0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19679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胡忠志;陳宇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胡忠志;臺州學院;臺州建筑安裝工程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04 | 分類號: | E02D17/04;E02D5/76 |
| 代理公司: | 臺州藍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林春元 |
| 地址: | 318000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坑 膨脹 支護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軟土基坑支護技術領域,特指一種軟土基坑的微膨脹錨桿支護結構。
背景技術:
基坑工程是保護地下空間明挖施工順利進行和周邊環境不受損害而采取的臨時支護和土體加固工程。隨著工程建設的發展,基坑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在基礎施工期間,在保證基坑周邊建(構)筑物和基坑安全的前提下盡量減少基坑支護造價、縮短工期,成為工程技術人員的不懈追求。
由于軟土物理力學性質差,導致設于其內的錨桿抗拔承載力較低、變形較大,用傳統錨桿或土釘支護的各種噴錨土釘墻和復合土釘墻通常僅能用于深度6m以內的較淺軟土基坑,深度超過6m的較深軟土基坑只能采用排樁等其他基坑支護結構,工程費用高,施工周期長。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承載力高、變形小、造價低廉、工期短的軟土基坑的微膨脹錨桿支護結構。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
軟土基坑的微膨脹錨桿支護結構,包括軟土基坑及設置在軟土基坑邊坡內的微膨脹錨桿,所述的微膨脹錨桿是將空心管的前端部設置成尖狀、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出漿孔,在空心管內灌注有微膨脹水泥漿,灌注在空心管內的微膨脹水泥漿部分從出漿孔擠出與空心管形成微膨脹錨桿。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的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適用于各種噴錨土釘墻和復合土釘墻,彌補現有技術在土釘注漿體與軟土之間粘結強度低、錨桿抗拔承載力較低、變形較大等方面的缺陷,可用于支護各種開挖深度為4米-10米的軟土基坑,具有造價低廉、工期較短、經濟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實用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
軟土基坑的微膨脹錨桿支護結構,包括軟土基坑及設置在軟土基坑邊坡2內的微膨脹錨桿,所述的微膨脹錨桿是將空心管3的前端部31設置成尖狀、側壁上設置有若干個出漿孔5,在空心管3內灌注有微膨脹水泥漿4,灌注在空心管3內的微膨脹水泥漿4部分從出漿孔5擠出與空心管3形成微膨脹錨桿。
本實用新型的微膨脹水泥漿4的配方是:在純水泥漿內摻入鋁粉,所述的鋁粉的摻量是水泥重量的0.005%-0.02%;或是在純水泥漿內摻入飽和鹽水,所述的飽和鹽水的摻量是水泥重量的30%-60%。
本實用新型的施工方法:
將側壁帶出漿孔5的空心管3的前端部31從基坑坑壁1插入基坑邊坡2中,使得空心管3嵌設在基坑邊坡2中。從空心管3的后端部的進口進行注漿,灌注在空心管3內的部分微膨脹水泥漿4從出漿孔5擠出與空心管3形成微膨脹錨桿。
本實用新型可單獨用于基坑支護,也可與水泥攪拌樁、木樁、微型樁等自由組合成各種復合結構。適用于開挖深度為4米-10米的軟土基坑。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形狀、結構、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胡忠志;臺州學院;臺州建筑安裝工程公司,未經胡忠志;臺州學院;臺州建筑安裝工程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3787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分組式間接加熱平板太陽能集熱系統
- 下一篇:用于檢測汽車空調右支架的檢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