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液壓泵自適應功率回收試驗臺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35736.6 | 申請日: | 2012-03-3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454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陳國安;范天錦;曹斌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徐州銘碩機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5B19/00 | 分類號: | F15B19/00;F15B2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 地址: | 221116 江蘇省徐州***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液壓泵 自適應 功率 回收 試驗臺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試驗臺,尤其是一種適用于各種液壓泵性能檢測與可靠性考核的自適應功率回收試驗臺。
背景技術
液壓泵試驗臺是用于對液壓泵進行性能測試、可靠性考核以及相關規律研究的必要手段。早期的液壓泵試驗臺都完全采用溢流節流方式實施加載,電動機輸出的能量幾乎全部轉化為熱能,這一方面使得試驗所耗能量很大,另一方面因油液的發熱還需增設冷卻裝置,另需消耗額外的電能。特別是對于對液壓泵進行高壓、大流量試驗時,所耗能量更是很大,甚至還會對相關電網造成影響。為此,人們提出了如下采用功率回收方式的節能試驗方法:(1)電力回收功率方式,它將被試泵的出口與加載馬達入口直接相連通,加載馬達驅動發電機產生電能,電能經逆變回饋電網來實現功率回收;由于回饋電網需要一套裝置保證再生電與電網具有同相位,實現起來技術復雜,價格昂貴,效果也不理想,并且為防止加載發電機逆轉,還需增加安全控制系統,造成整個試驗設備復雜而龐大。(2)機械補償功率回收方式,被試泵與電動機、加載馬達三者同軸機械連接,被試泵輸出的壓力油驅動加載馬達旋轉,加載馬達再通過機械傳動又帶動被試泵,功率在電機、被試泵、加載馬達、被試泵之間往復循環,達到功率回收的目的;但它存在如下不足:一是由于加載馬達和電動機同時驅動被試泵,會存在“寄生”功率損耗;二是不可避免溢流損失的存在,且溢流損失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被試泵與加載馬達之間的流量匹配,匹配不當,則功率回收效果不理想;三是通過如下方式實施加載,即被試泵輸出流量比加載馬達所需流量多,多出的油液在兩者連通管道形成的容腔中產生“困油”現象、并從被試泵和加載馬達的活動縫隙泄漏掉,因此這種加載方式的試驗壓力易受多種非線性因素的影響。(3)液壓補償功率回收方式,被試泵與加載馬達同軸機械相連,被試泵的出口與加載馬達入口通過一用于加載的節流閥相連通,補償泵串聯或并聯在液壓油路中,提供一定的壓力油,以液壓能來補償系統不足的能量;該方式在作液壓泵試驗時,有些參數不能改動,只能作部分的試驗,故多用于高速液壓馬達、低速大扭矩馬達的試驗,而對液壓泵則不適合;并且,因需通過調節節流口的大小來進行加載調壓,即存在節流損耗,影響功率回收效果。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可適應定量泵、單向變量泵、雙向變量泵,功率回收效果好,調速、調壓方便,結構簡單,使用可靠性高的液壓泵自適應功率回收試驗臺。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液壓泵自適應功率回收試驗臺,包括被試泵回路、加載馬達回路、補償泵回路、檢測元件;所述的被試泵回路包括被試泵、經管路與被試泵相連的左換向閥;所述的加載馬達回路包括加載馬達、經管路與加載馬達相連的節流閥和單向閥,節流閥與單向閥串接在左換向閥和加載馬達出油口之間的管路上;
所述的補償泵回路包括補償泵、安全閥、右換向閥,補償泵為變量泵,補償泵與電動機同軸機械相連,補償泵的進油口通過回油過濾器與油箱相連通,補償泵出油口分別與安全閥的進油口、右換向閥的進油口相連通;安全閥的回油口連通油箱;右換向閥為二位三通換向閥,其兩工作油口分別連通油箱和加載馬達的進油口;
所述的檢測元件包括壓力表、高壓流量計、扭矩轉速傳感器,其中壓力表和高壓流量計都設置在加載馬達與被試泵之間的連通管路上;扭矩轉速傳感器設置在被試泵與加載馬達之間的機械連接裝置上。
所述的被試泵為定量泵、單向變量泵、或雙向變量泵;所述的加載馬達為變量馬達;所述的加載馬達為一個或二個。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被試泵與加載馬達機械相連在一起,加載馬達是被試泵的負載,而被試泵輸出的壓力油又進入加載馬達的入口而驅動加載馬達,實現了功率的回收;雖被試泵與加載馬達之間加設有一個節流閥,但它僅起到使被試泵出口與加載馬達入口之間形一定壓力差的作用,且其壓差值可設置得很小,系統壓力的建立是通過加載馬達與被試泵兩者間的排量匹配來實現的,加載馬達的排量與比被試泵的排量之比值越大,系統壓力越低,反之則越高;正是因為基于這種調排量來調壓的原理,本實用新型不存在溢流損失,僅存在很小的節流壓差損失,所以具有極佳的功率回收效果。加外,通過增設一個整流閥組則可滿足雙向變量泵的試驗要求,通過增設變速器,可以實現扭矩的匹配要求和2個以上加載馬達兩步驅動的匹配要求,從而適應各種液壓泵的試驗。其結構簡單,功率回收效果極佳,使用可靠性高,具有廣泛的實用性。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系統結構簡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雙向變量泵的系統結構簡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徐州銘碩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徐州銘碩機械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35736.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