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鋼模臺車泵送混凝土管封孔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34020.4 | 申請日: | 2012-04-0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1013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柏元武;劉忠衛;趙志忠;尹作軍;肖夫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21D11/10 | 分類號: | E21D11/10;E02D15/00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峽專利事務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鋼 |
| 地址: | 443002***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臺車 混凝土 管封孔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泄洪導流洞、引水發電洞等隧洞的襯砌混凝土采用鋼模臺車進行施工過程中、襯砌鋼模臺車頂拱泵送混凝土入口管的封孔裝置,尤其涉及一種鋼模臺車頂拱插釬式封孔裝置。?
背景技術
在洞內混凝土襯砌施工中,一般都采用鋼模臺車和泵送混凝土按照分段施工方法、在隧洞內進行多次泵送襯砌施工、為保證鋼模臺車頂部也能泵送混凝土、在臺車頂拱適當位置開有泵管入口和機械封孔器,由于襯砌混凝土的特殊粘性特點、當鋼模臺車使用一段時間后會使頂拱的泵送混凝土機械封孔裝置膠合在一起、由于鋼模臺車襯砌施工時其外部鋼筋已綁扎完畢、臺車外的空間非常小人無法出去清理修復、故給隧洞混凝土襯砌采用鋼模臺車施工帶來很多困難。?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提供一種在水利工程泄洪導流洞、引水發電洞等隧洞采用鋼模臺車進行快速混凝土襯砌施工過程中、對臺車頂拱機械封孔裝置易受混凝土粘結而失去封孔功能的施工難題、另設計一種不受混凝土粘結影響的鋼模臺車頂拱插釬式封孔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鋼模臺車頂拱插釬式封孔裝置,它包括頂拱泵管,?頂拱泵管的上端穿過鋼模臺車頂部鋼板,并與鋼模臺車頂部鋼板固連,頂拱泵管的另一端設有管卡接口,頂拱泵管的中部設有多個通孔,通孔內插接有鋼釬,通孔外部設有圓形包裹鋼板。
上述的圓形包裹鋼板一側設有開口,開口由螺栓固連。
本實用新型取得了以下的技術效果:
1.?本實用新型簡化了隧洞頂拱泵送混凝土管口封堵操作方法、泵管安裝拆除簡單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易行、具有很好的經濟性與適用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混凝土泵送前的狀態示意圖;
圖2是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混凝土泵送后的狀態示意圖;
圖3是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混凝土泵送后,混凝土達到初凝狀態拆除泵車的狀態示意圖;
圖4是利用本實用新型進行混凝土泵送后,拆除本實用新型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4所示,一種鋼模臺車頂拱插釬式封孔裝置,它包括頂拱泵管4,?頂拱泵管的上端穿過鋼模臺車頂部鋼板1,并與鋼模臺車頂部鋼板固連,頂拱泵管的另一端設有管卡接口9,頂拱泵管的中部設有多個通孔10,通孔內插接有鋼釬8,通孔外部設有圓環形包裹鋼板2。所述的圓形包裹鋼板一側設有開口,開口由螺栓3固連。
按隧洞襯砌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在鋼模臺車頂部鋼板1適當位置開直徑與泵管相同的孔、取一節適當長度的泵管加工成頂拱泵管4、該頂拱泵管4一端焊接管卡接口9、中間鉆4個直徑約12mm的通孔10、另一端伸入鋼模臺車頂部鋼板孔中焊接牢固,泵送混凝土操作前用圓環形包裹鋼板2將頂拱泵管中間的4個通孔包起來并用螺栓3壓緊、將泵車泵管6的卡口與鋼模臺車頂部焊接頂拱泵管4的管卡接口對正并裝上管卡5,就可以操縱泵車向鋼模臺車頂拱泵送混凝土。
當該頂拱局部區域的混凝土泵送完成后、先取下頂拱泵管上包裹的圓環形包裹鋼板2、用手錘分別將4根加工好的鋼釬8打入頂拱泵管4中間的4個小孔中、因鋼釬與鋼釬之間的間隙小于泵送混凝土級配中石子的粒徑、故上部泵管4中的新混凝土不會因下部泵車泵管6的拆除而流下,拆除上部頂拱泵管4與泵車泵管6之間安裝的管卡5、取下泵車泵管6進入下一個頂拱泵送混凝土工序。
當鋼模臺車頂部混凝土7達到初凝狀態后、人工抽出頂拱泵管4中的鋼釬8、用人工將頂拱泵管4中的混凝土7掏出與鋼模臺車鋼板平,當全部混凝土都泵送完、頂拱泵管4中的混凝土也都掏出后、即可將鋼模臺車降下適當高度、拖至下一襯砌部位進行襯砌施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葛洲壩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3402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