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用于公路隧道施工的應急救援通道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9279.X | 申請日: | 2012-03-3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83622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學剛;王寶基;馬駿勇;陳勤彥;歐陽學兵;李志中;尹向陽;高秀卿;王曉安;何磊;楊俊;于元章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省交通科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E21F11/00 | 分類號: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3115 | 代理人: | 賽曉剛 |
| 地址: | 650011 云南***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公路 隧道 施工 應急 救援 通道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應急救援設備,特別是用于公路隧道施工中應急及救援的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通道。屬應急救援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工作的深入開展,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不斷增加,特別是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等戰略的進一步實施,將會修建更多的公路。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許多地區崇山峻嶺,山區面積占國土面積的69%,這就意味著我國公路隧道的建設將進入一個嶄新的高潮階段。
截至2008年底,我國公路隧道總數已達5426座,共319萬延米。然而,我國公路隧道建設起步較晚,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相關技術水平仍較低,加之公路隧道跨度大、施工工藝復雜、地形偏袒等特點,導致公路隧道建設過程中還存在諸多技術問題。
盡管隨著我國公路隧道新奧法施工技術的日益成熟,穿越復雜地質條件隧道的相關設計理論和修筑工藝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公路隧道建設中,但由于受自然地質條件的影響,施工條件限制及相關安全應急救援體系的不健全,導致坍塌、突水、涌泥沙、溶洞等病害多發、頻發,給隧道施工帶來極大危險。
然而,現行公路隧道施工中所用的應急救通道,其結構強度低、抗沖擊性較差,整體質量重,且拆裝和搬運不便。如專利號為:ZL200720064316.2,名稱為“用于隧道施工中的逃生裝置”,也具備應急救援功能,但由于體積和質量較大,難以適應公路隧道施工的復雜環境,導致可操作性不強,使用效率不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公路隧道應急救援設備(系統)的不足,為公路隧道施工發明一種耐壓強度高、抗沖擊性強,且結構簡單,重量相對輕、安全可靠,穩定性高的用于公路隧道施工的應急救援通道,以提高公路隧道施工中坍塌逃生及救援的效率,能有效減少公路隧道施工事故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本實用新型用于公路隧道施工的應急救援通道目的的是通過下列結構完成的:應急救援通道由鋼絲繩(1)、通道主體(2)、加強護層(3)、攀爬繩(4)、鐵鏈(5)組成,通道主體(2)部分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薄壁的圓柱狀管道,在每根通道主體(2)兩個端部各裝有一個加強護層(3),在通道主體(2)管道徑向方向的內壁圓周上每隔120度,設置栓系一根攀爬繩(4),每根攀爬繩(4)端頭都裝有一根鋼絲繩(1),鋼絲繩(1)穿過加強護層(3)中的通孔露出加強護層(3)外壁,構成一個柔性掛鉤。
所述的薄壁通道主體(2)采用粘均分子量為200-300萬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制作,且壁厚為2厘米至5厘米。
所述的通道主體(2)管道徑向方向的圓周內壁上每隔120度栓系一根攀爬繩(4),每節通道主體(2)內有3根攀爬繩。
所述的各節/兩節通道主體(2)之間采用鋼絲繩(1)或鐵鏈(5)進行柔性連接。
所述的鐵鏈(5)的端部為彈簧掛鉤(6)。
使用時,本實用新型采用粘均分子量為250萬左右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作為通道主體部分,并在通道內徑向每隔120度栓系一根攀爬繩,然后采用鋼絲繩和鐵鏈將單節通道進行柔性連接。在公路隧道施工發生坍塌時,它是一種理想的公路隧道施工應急救援裝置。
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是:
1、由于采用粘均分子量為250萬左右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作為通道主體部分,可使應急救援通道的耐壓強度、抗沖擊性、耐磨性和抗老化性進一步得到提高。同時,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材料的密度小,故通道本身重量輕,便于搬運。
2、由于在管道徑向每隔120度栓系一根攀爬繩,可使施工人員在通道內的爬移更加方便可靠。
3、由于單節應急救援通道之間采用鋼絲繩和鐵鏈就行柔性連接,使通道的安裝和拆卸更加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公路隧道應急救援通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公路隧道應急救援通道A-A剖視圖。
圖3為兩節公路隧道應急救援通道的首尾相接狀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使用彈簧掛鉤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應急救援通道的拆裝狀態示意圖。
圖中:1.鋼絲繩,2.通道主體,3.加強護層,4.攀爬繩,5.鐵鏈。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省交通科學研究所,未經云南省交通科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9279.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用于空氣動力V型多缸發動機的控制器
- 下一篇:隧道襯砌自防排水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