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螺旋彈簧隔振墊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7413.2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1060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尚世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7/00 | 分類號: | F16F7/00;F16F15/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黃澤雄;項京 |
| 地址: | 2012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螺旋彈簧 隔振墊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螺旋彈簧隔振墊。
背景技術
在汽車懸架螺旋彈簧的下端,需要設置一個彈簧隔振墊。彈簧隔振墊的作用是:1.固定螺旋彈簧,保證彈簧位置和姿態;2.當車輪跳動、懸架運動時,緩和彈簧與彈簧座的撞擊,減振靜音。
如圖1-圖5所示,彈簧隔振墊1包括圓形的隔振墊底座16,在其中心部位垂直固定連接有筒狀的中間壁11,中間壁11的中間為一圓柱孔17。中間壁11的外周和隔振墊底座16之間設有第一凸起13。隔振墊外圈12從第一凸起13與隔振墊底座16的連接處開始,在中間壁11外周和隔振墊底座16外周之間螺旋上升,沿隔振墊底座16繞約四分之三周后,終止于第二凸起15處。在隔振墊底座16、第一凸起13、第二凸起15和中間壁11之間形成凹槽14。第一凸起13的寬度大于彈簧2的線圈直徑,以滿足強度要求。在隔振墊底座16下部設置一個第三凸起18,在對應的安裝位置上(一般為金屬彈簧座)有凹口,方便周向定位。整個彈簧隔振墊1由純橡膠一體成型。
在與彈簧2固定時,彈簧2套在中間壁11外部,其尾部抵住第一凸起13側部,彈簧2的底層線圈沿隔振墊外圈12螺旋上升,隔振墊外圈12與第一凸起13共同對彈簧2安裝的周向定位。第二凸起15與隔振墊外圈12一起,共同配合彈簧2的線圈形狀,均勻承受彈簧力。圖5中并未畫出凹槽14結構。
彈簧2在與彈簧隔振墊1固定好后,彈簧隔振墊1受到力F的作用,可分解成水平和垂直力。由于傳統彈簧隔振墊1由純橡膠制成,自身剛度較小,當彈簧2壓力增大時,會導致彈簧隔振墊1變形劇烈;另外,當承受水平外力時,由于中間壁11很薄,側向剛度極小,無法提供足夠的抵抗力,會導致彈簧2側向移動,彈簧隔振墊1異常變形。因此,增加彈簧隔振墊1剛度,特別是側向剛度,可以提高此種彈簧隔振墊抵抗變形的能力,防止損壞。
傳統彈簧橡膠隔振墊,當橡膠剛度變大時,拉伸強度變低,由于受到彈簧力的往復作用,容易過早的發生疲勞斷裂失效;另外,當橡膠剛度變大時,隔振性能變差,NVH(Noise,Vibration?and?Harshness,可簡單的解釋為振動噪聲性能)性能變壞,容易產生噪音問題。以上因素導致傳統橡膠隔振墊無法滿足性能和疲勞強度的要求。
因此,有必要設計一種新型彈簧隔振墊,以克服上述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新型彈簧隔振墊,既能提高彈簧隔振墊整體剛度,又能保持良好的隔振性能和疲勞性能。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的螺旋彈簧隔振墊,包括彈簧隔振墊和金屬骨架。所述彈簧隔振墊由橡膠制成,包括隔振墊底座和中間壁,所述中間壁設置在所述隔振墊底座的平面上。所述金屬骨架包括骨架底圈、骨架豎圈和骨架連接部,所述骨架底圈為一圓環片狀結構,所述骨架豎圈呈圓筒狀,所述骨架底圈和所述骨架豎圈同軸,所述骨架豎圈用于與所述中間壁配合,所述骨架底圈用于與所述隔振墊底座配合,所述骨架豎圈的底端環與所述骨架底圈的內環通過所述骨架連接部連接在一起。所述彈簧隔振墊硫化在所述金屬骨架表面,所述金屬骨架完全包裹在所述彈簧隔振墊內,所述彈簧隔振墊與所述金屬骨架為一體結構。
優選地,所述骨架連接部截面為弧形,將所述骨架底圈與所述骨架豎圈平滑過渡連接。
優選地,所述骨架豎圈的軸線與所述骨架底圈表面垂直。
優選地,所述金屬骨架由1mm厚的耐熱鋼板制成。
優選地,所述骨架底圈被硫化于所述隔振墊底座的內部,所述骨架豎圈被硫化于所述中間壁的內部。
優選地,所述金屬骨架的高度不低于所述彈簧隔振墊高度的三分之二,以保證所述螺旋彈簧隔振墊具有足夠的側向剛度。
優選地,所述金屬骨架表面沖孔,以降低零件重量,增加與橡膠隔振墊的連接強度。
由于在彈簧隔振墊內部安裝有金屬骨架,提高了彈簧隔振墊的剛度;由于彈簧隔振墊無需通過使用硬度過高的橡膠材料來提高剛度,而是采用硬度適合的橡膠材料,保證了彈簧隔振墊良好的隔振性能和疲勞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彈簧隔振墊的立體圖;
圖2為圖1所示彈簧隔振墊的前視圖;
圖3為圖1所示彈簧隔振墊的右視圖;
圖4為圖1所示彈簧隔振墊的后視圖;
圖5為彈簧隔振墊與彈簧安裝固定結構;
圖6為金屬骨架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的彈簧隔振墊剖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741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