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高壓轉向油管密封墊片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6965.1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1070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春偉;劉嶸;胡單妮;劉擁軍;王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J15/10 | 分類號: | F16J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陽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黃澤雄;項京 |
| 地址: | 201206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高壓 轉向 油管 密封 墊片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高壓轉向油管密封墊片。
背景技術
目前,車輛越來越普遍地融入到普通家庭的生活中,液壓助力轉向系統也早已在車輛上大規模應用。液壓助力轉向系統是車輛操控舒適性的一個重要保證,在車輛的設計研發中,需要保證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的正常工作。因此,為保證車輛液壓助力系統的正常功能,整個液壓管路在車輛運行的各種工況下都需要具有可靠密封性能,以防止轉向液壓油泄露。
圖1示出了汽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包括油泵皮帶輪1、轉向油泵2、轉向高壓油管3、轉向機4、回油管5、油壺6、吸油管7。其中,發動機通過皮帶帶動油泵皮帶輪1旋轉,油泵皮帶輪1驅動轉向油泵2,轉向油泵2產生高壓轉向油通過轉向高壓油管3傳遞到轉向機4,提供轉向助力。助力后的低壓轉向油通過回油管5回到油壺6,而轉向油泵2通過吸油管7把油壺6中的轉向油吸入油泵,進行循環使用。
圖2示出了轉向高壓油管連接示意圖,其中,油管接頭10通過油管緊固螺栓8固定到油泵接頭10’,同時在油管接頭10與油泵接頭10’和油管緊固螺栓8的上、下接觸面之間還分別加入了密封墊片9,以防止高壓轉向油泄漏。
現有技術中常見的汽車轉向高壓油管密封墊片是純銅墊片。如圖3和圖4所示,純銅墊片9為具有一定厚度的圓環,其厚度一般為1.5mm左右。純銅墊片9的上下平面分別與待密封的接觸面緊密接觸,已達到密封效果。然而這種密封的主要缺點是對油管接頭接觸面的面積大小和表面粗糙度要求較高,而且密封性能也對緊固墊片的螺栓扭矩比較敏感。由于純銅墊片的密封性能所具有的上述固有缺點,因此在車輛大規模生產過程中,對油管緊固螺栓裝配要求較高。另外,在車輛使用過程中,由于受整車振動或者環境溫度變化等因素影響,油管連接的螺栓扭矩可能發生變化,使純銅墊片的密封性能也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轉向油管容易出現轉向油滲漏。
實用新型內容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汽車高壓轉向油管密封墊片,用于提高轉向高壓油管接頭密封的可靠性,以防止轉向液壓油泄露。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汽車高壓轉向油管密封墊片,包括純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墊片還包括橡膠圈,所述橡膠圈連接在純銅骨架的內側上,包括外圈與內圈,所述外圈的外側連接純銅骨架,并與與純銅骨架等高,所述外圈的上下兩端向外傾斜,厚度從外圈外側到內側逐漸變大,所述內圈為位于外圈內側中間位置上的凸起。
優選地,所述外圈的上下兩端對稱地向外傾斜,所述橡膠外圈內側的厚度比純銅骨架厚1-2mm。
優選地,所述內圈的厚度為外圈內側厚度的1/3-1/2。
優選地,所述內圈內徑與緊固螺栓相同。
優選地,所述橡膠圈與純銅骨架通過硫化工藝連接為一體,所述橡膠圈的材質可以為氫化丁腈橡膠或丁腈橡膠。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見,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高壓轉向油管密封墊片,與純銅密封墊片相比,增加了呈”凸”字形的橡膠圈,在裝配時,橡膠圈外圈受到擠壓后,會向中心方向延展變形。橡膠圈內圈凸起形成的上下兩個橡膠變形空間,為橡膠向中心方向延展提供了變形空間,避免了橡膠被擠壓損壞。即使軸向緊固螺栓扭矩在車輛運行過程中有所變化,由于橡膠圈的變形特性,仍然可以提供良好的密封性能,而外圈純銅骨架除了維持緊固軸向力的穩定性外,同時可以起到密封作用,使整個轉向油管接頭同時具有橡膠密封和純銅密封的雙層密封作用,因此可以顯著提高油管接頭的密封性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汽車液壓助力轉向系統示意圖;
圖2為轉向高壓油管連接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中純銅墊片的示意圖;
圖4為圖3在A-A處的截面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密封墊片示意圖;
圖6為圖5在B-B處的截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就行詳細說明,但應該理解,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圖5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高壓轉向油管密封墊片,所述密封墊片包括純銅骨架11和橡膠圈12,其中所述純銅骨架11作為密封墊片的骨架,其結構與現有技術中的純銅墊片的結構相同,具體地,為具有一定厚度的圓環結構,其上下兩端為適于與接觸面緊密接觸的平面形狀。所述橡膠圈12連接在純銅骨架11的內側,優選地,所述橡膠圈12與純銅骨架11通過硫化工藝連接為一體,其中,所述橡膠圈11的材質可以為氫化丁腈橡膠(HNBR)或丁腈橡膠(NBR)。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通用汽車有限公司;泛亞汽車技術中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69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