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漏液檢測線有效
申請號: | 201220126579.2 | 申請日: | 2012-03-29 |
公開(公告)號: | CN2027937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3-13 |
發明(設計)人: | 林哲洋;巖本崇 | 申請(專利權)人: | 大自達電線株式會社 |
主分類號: | G01M3/16 | 分類號: | G01M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苗堃;金世煜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檢測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檢測建筑物內部的漏水,藥液等的儲藏、搬運時的漏液的漏液檢測線。?
背景技術
對于計算機室、各種資料等的保管室等而言,若在建筑物內部的壁面、地面、各種設備表面、配管結合部等上附著水或者發生漏水,則可能會導致建筑物地面等被腐蝕、各種設備進行誤操作、資料等發生變質的情況。另外,在儲藏或輸送水、硫酸、鹽酸等的藥品類或者原油、石油、汽油等的油類這樣的各種液體時,其液體的泄漏會成為經濟損失或者事故的原因。?
因此,在建筑物內部的壁面等處設置漏液檢測線來作為檢測所述漏水或漏液(下文中兩者均稱為“漏液”)的裝置,從而進行所述漏液的檢測。?
作為所述漏液檢測線,例如有圖3所示那樣的漏液檢測線P’,所述漏液檢測線P’中,由絕緣編織物(編組)2分別覆蓋成對的導體(電極)1、1,沿著該覆蓋電極1設置發色線(發色體)3并在其外周面進一步以外部編織物4進行覆蓋(參照專利文獻1實用新型登錄權利要求第2頁左欄(第3欄)第22行~同頁右欄(第4欄)42行,圖1)。?
該漏液檢測線P’,在發生漏液時,上述兩編織物2、4捕捉該漏液,由于該漏液而使導體1、1短路,根據因短路產生的電信號檢測出漏液。此時,由于兩個編織物2、4能夠靠地捕捉漏液,因此其檢測精度高。另外,發色線3的著色劑被漏液所溶融而滲出到外部編織物4,因此,通過確認該著色(發色)的外部編織物4,從而能夠確認漏液位置。?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實開昭59-155536號公報?
實用新型內容
上述漏液檢測線P’的發色線(發色體)3是使著色劑含浸于屬于吸液?性(吸濕性)線的棉線(參照專利文獻1第2頁右欄(第4欄)第30~32行),從產生漏液而液體到達發色線3到其著色劑到達外部編織物4而被看到為止,例如需要10分鐘左右的時間(參照下表2)。現在需要縮短該目視時間。?
另外,還存在泄漏的液體滲出的地方有時出現顏色不均、或者發色濃度不充分的問題。而且,棉線是吸濕性的,因此,有可能吸收大氣中的濕氣,在檢測出泄漏之前降低電極1、1間的電阻,使泄漏檢測精度(特性)降低。另外,發色線3僅沿著導體(電極)1設置(參照專利文獻1圖1),因此,存在所滲出的顏色沿泄漏檢測線P’的剖面圓周方向產生不均的問題。?
應予說明,專利文獻1第2頁左欄(第3欄)第39~42行記載了作為上述發色體3能將著色劑凝固形成為線狀而使用,或者將著色劑固結于紙、繩、紙帶等的線材而使用的情形,但前者的將著色劑凝固形成的線狀發色體3,其制造困難且柔軟性欠佳而無法沿著導體1設置等的問題而無法加以實用。另外,后者的將著色劑固結于線材的發色體3,因其固結的內容不明確,所以也同樣無法加以實用。?
在這種實際情況下,本實用新型將提高發色性(縮短發色時間)作為第一課題,將消除發色不均作為第二課題。?
為了實現上述第1課題,本實用新型中,上述發色體3是將液溶性著色劑向非吸液性線著色而制成的。?
上述現有的發色線3是將著色劑含浸于棉線的所謂的“染色”的發色線,“染色”是使用固定劑使著色劑固定于纖維,而在本實用新型中,由于是非吸液性線,所以無法向該線含浸著色劑,而是在線的外周面使著色劑覆蓋的狀態,本實用新型中所說的“著色”是指這種狀態。?
由于該進行發色的著色劑是對線的著色,因此,因漏液而使該漏液直接染入著色劑的著色層,著色劑的溶出也順利,縮短從液體到達發色線(著色層)到該著色劑達到外部編織物被看到為止的時間。?
在此,“非吸液性線”是指根據JIS?K7209所規定的6.2A法測得的吸水率為2%以下的線,作為其材料,例如可舉出聚酯(吸水率為0.4%)、聚乙烯(吸水率:0.02%)等,但只要能發揮本申請的實用新型的作用效果,就可以為任意的材料。?
另外,“液溶性著色劑”是指以一定量的配比混合固定劑和著色劑的物質,考慮到發色程度、著色程度等,可根據實驗等適當地確定其配合比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構成,可采用如下的構成:并列排列用絕緣編織物覆蓋的2根導體,沿著該導體設置線狀發色體,將其在整個長度上用外部編織物覆蓋,其中,前述發色體是將液溶性著色劑向非吸液性線的外周面著色而得的。?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大自達電線株式會社,未經大自達電線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6579.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觸控裝置和便攜式電子設備
- 下一篇:防爆推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