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橋梁轉體限位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5057.0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0939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王鵬;張旭東;唐達昆;賽鐵兵;袁定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04 | 分類號: | 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武漢楚天專利事務所 42113 | 代理人: | 孔敏 |
| 地址: | 430071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橋梁 轉體 限位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工程施工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橋梁轉體限位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鐵路、公路建設的深入,上跨既有線工程逐漸增多。一般來說,跨線采用橋梁結構進行跨越,為保證下部通行安全,特別是跨高速鐵路、繁忙鐵道和公路時,橋梁采用在非橋位處澆筑,然后進行轉體合攏或就位,一方面能控制下部施工安全,另一方面也節約施工時間。
橋梁平行轉體的轉動體系多采用球鉸轉動體系,主要有上轉盤、下磨盤、球鉸、滑道、撐腳、牽引索、助推反力支座、牽引反力支座、助推千斤頂、連續牽引千斤頂組成。隨著轉體設備的改進和技術進步,轉體噸位從百噸、千噸逐步向萬噸邁進。
以往橋梁轉動時,到剩下行程較少時,液壓傳動改為點動進行轉動。由于梁體重量較大,磨盤摩擦阻力非常小,在接近設計點位時,通過點動進行調整,即便如此,也由于慣性作用梁體要么出現超過設計位置,要么出現未到達設計位置,需要經過多次點動,不斷修正,方能到達設計位置。這種情況下,既增加了人工和設備的工作時間和反復次數,橋梁長時間在懸臂狀態平行晃動也存在安全隱患。
現有焊接式的限位裝置雖然能夠起到一定作用,但是對焊縫質量要求較高,且預埋焊接鋼板容易造成局部開裂。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橋梁轉體限位裝置,可以在梁體轉動到位后對上轉盤上的撐腳進行限位,能夠減少精確定位時的由于慣性力造成的兩側偏移現象,節省人力、物力,而且不需要焊接工作,裝置簡單實用。
一種橋梁轉體限位裝置,包括兩個對稱設置在撐腳環形滑道上的限位棒,其中每個限位棒對應上轉盤上焊接的一個撐腳;在撐腳環形滑道的半徑上、撐腳的滑板寬度的中間處設有插孔,所述限位棒插設于插孔內,且所述限位棒外露于所述插孔。
其中,所述限位棒采用直徑30-60mm的實心鋼棒或鋼管混凝土棒。
其中,所述限位棒插入插孔的長度為外露部分長度的1-2倍。
本實用新型結合球鉸轉動體系的特點,在下磨盤上設置一個限位裝置,當梁體轉動到位后,上轉盤上的撐腳被限位裝置限位,極大的減少最終精確調整的時間,確保線位的準確;而且節省人力、物力,不需要焊接工作,限位棒在施工完畢后容易移除。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采用球鉸轉動體系進行橋梁轉體操作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橋梁轉體限位裝置布置在下磨盤上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橋梁轉體限位裝置的側視圖。
圖中:1-上轉盤,2-球鉸,3-撐腳,4-下磨盤,5-撐腳環形滑道,6-限位棒,7-插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請參考圖1,橋梁轉體結構一般由轉體上轉盤1、球鉸2、下磨盤4、轉體牽引系統(圖中未示出)組成,下磨盤4可采用混凝土現澆而成,上轉盤1上環向焊接多個對稱的撐腳3(圖2示出了6個),在轉動時撐腳3隨上轉盤1一起運動,下磨盤4上設置有撐腳環形滑道5。
請參考圖2,本實用新型橋梁轉體限位裝置設置在所述下磨盤4的撐腳環形滑道5上,所述橋梁轉體限位裝置包括兩個對稱設置在撐腳環形滑道5上的限位棒6,其中每個限位棒6對應上轉盤1上焊接的一個撐腳3。
如圖3所示,在撐腳環形滑道5的半徑上、撐腳3的滑板寬度的中間處設有插孔7,限位棒6插設于插孔7內,且限位棒6外露于插孔7。限位棒6可為實心鋼棒或鋼管混凝土棒,限位棒6的選用根據上部轉動重量產生的慣性力估算,一般采用直徑30-60mm的鋼棒或鋼管混凝土棒。較佳的,限位棒6插入插孔7的長度為外露部分長度的1-2倍。
如圖2所示,利用兩個限位棒6對上轉盤1上任意兩個對稱的撐腳3進行限位,每個撐腳3對應一個限位棒,根據設計位置確定限位棒6,富余量按照規范要求誤差值選取。
本實用新型采用上下轉盤的轉體橋的精確轉體就位,裝置簡單實用,能夠減少精確定位時的由于慣性力造成的兩側偏移現象,節省人力、物力,而且不需要焊接工作,限位棒在施工完畢后容易移除。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屬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505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滾筒式電渦流緩速器
- 下一篇:一種組合式的深低溫工作的探測器封裝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