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組合式微型支抗種植體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3795.1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6850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武建潮;董研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C8/00 | 分類號: | A61C8/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 地址: | 310027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組合式 微型 種植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口腔矯正用骨性支抗,尤其是涉及一種組合式微型支抗種植體。
背景技術
眾所周知,骨性支抗的出現和廣泛應用是近年來口腔正畸學的一個重要進展,在擴展正畸治療范圍,加快正畸治療進程,提高治療效果方面得到了廣泛認同。相繼出現了微螺釘、微型鈦板、骨膜下種植體Onplant、腭部小種植體、可吸收種植體等。其中微螺釘種植體具有簡單、方便、高效、無需病人合作等優點,具有明顯優勢,在臨床上應用最為廣泛。隨著微螺釘種植體的臨床應用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微型支抗種植體的一些缺陷:1、微型種植體依靠與骨組織的機械固位來提供支抗,只能加載正畸力,不能加載旋轉力,更不能加載矯形力;2、文獻報道,微型支抗種植體的失敗率大約在16.4%。一些復雜病例可能需要同時使用較多種植體,部分種植體脫落會影響治療進程和效果;3、微螺釘種植體一般植入在牙槽骨上,與牙根距離較近。在一些病例,有些牙齒需要越過種植體支抗,使用微螺釘種植體不太合適。
因此有學者在比較各種臨床上使用的骨性支抗系統后,指出骨性支抗種植體最好種植在頜骨遠離牙槽骨的部位,遠離牙根,不會干擾牙齒的移動,對一些需要較大幅度移動牙齒的正畸治療病人,是較好的選擇。?
盤狀種植體的優點,可以彌補微螺釘支抗種植體的缺點,但是目前為止,盤狀種植體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主要原因是由于這種種植體剛植入骨膜下時依賴于加壓包扎固位,手術操作繁瑣,另外如果在種植體與皮質骨表面之間產生微動,則不能形成骨整合,導致種植體失敗。如何改進盤狀種植體,提高盤狀種植體的初期穩定性及縮短種植體的骨整合時間是盤狀種植體發展并能廣泛應用必須要解決的兩個問題。國內有學者曾設計一種“圖釘”樣盤狀種植體,動物實驗表明該種植體初期穩定性好,種植體和骨表面形成骨整合,但是這種“圖釘”樣突起仍然可能干擾牙齒移動。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針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穩定性好、干擾性小的組合式微型支抗種植體。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組合式微型支抗種植體,包括種植體主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種植體主體由上部的種植體頭部和下部的可吸收種植體組合構成,所述的種植體頭部與可吸收種植體之間設有盤狀連接體。本實用新型中由種植體頭部和可吸收種植體組合構成,可吸收種植體在完成初期的固位任務后通過分解自動消失。
作為優選,所述的可吸收種植體上設有螺紋結構,所述的可吸收種植體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乳酸材料制造。通過螺紋結構達到深入固定的效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作為優選,所述的種植體頭部的剖面呈“工”字型,所述種植體頭部的頂面開設有固定槽。種植體頭部的頂面開設的固定槽用于扳手扭轉固定,使用簡便。
作為優選,所述的種植體頭部采用鈦合金材料制造。使用強度高、使用壽命長。
作為優選,所述的盤狀連接體為圓形或橢圓形。
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使用方便、穩定性好、干擾性小等特點。
附圖說明
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1:
如說明書附圖1、2所示,一種組合式微型支抗種植體,包括種植體主體,種植體主體由上部的種植體頭部3和下部的可吸收種植體1組合構成,種植體頭部3與可吸收種植體1之間設有盤狀連接體2。可吸收種植體1上設有螺紋結構,可吸收種植體1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乳酸材料制造。植體頭部3的剖面呈“工”字型,種植體頭部的頂面開設有固定槽4。種植體頭部3采用鈦合金材料制造。盤狀連接體2為圓形或橢圓形。
本實用新型中由種植體頭部和可吸收種植體組合構成,可吸收種植體在完成初期的固位任務后通過分解自動消失。種植體頭部的頂面開設的固定槽用于扳手扭轉固定,使用簡便。
應理解,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大學,未經浙江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379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