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管狀護舷的連接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3203.6 | 申請日: | 2012-03-2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938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郭訓華;李盈良;李白銀;宋學剛;文永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太陽鳥游艇制造有限公司;珠海天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3B59/02 | 分類號: | B63B59/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王賢義 |
| 地址: | 519055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管狀 連接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管狀護舷的連接結構。
背景技術
由高分子材料制作的管狀護舷由于其管狀結構上具有較大壓縮比以及本身高分子材料較好的緩沖減震性能,在船艇護舷上得到廣泛應用。例如專利200580022255.7公開了一種圓形或橢圓形的環形護舷,其上具有固定部件,能夠將該護舷固定在船上。針對該類護舷的固定方式,現有的做法通常是如圖1所示,其連接結構包括緩沖座2a和固定螺栓4,管狀護舷1a安裝于緩沖座2a上與之相對應的凹槽201a內,固定螺栓4從管狀護舷1a的管腔內依次穿過管壁、緩沖座2a和船體3a并固定在船體3a的內側,該固定螺栓4設置為多個,沿著管狀護舷1a的長度方向間隔布置,借助這些固定螺栓4的作用將管狀護舷1a連同緩沖座2a固定在船體3a的邊沿上。但是這種固定方式的缺陷是:由于固定螺栓4與船體3a之間都是剛性連接,因此當管狀護舷1a在受沖擊壓縮到一定程度,固定螺栓4在軸向承受沖擊力時,往往會對與固定螺栓4連接的船體部分造成破壞,造成安全隱患。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當受到較大沖擊力時與管狀護舷相連的船體連接部位不易被破壞的穩定可靠的管狀護舷連接結構。
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涉及的管狀護舷的連接結構,包括管狀護舷、緩沖座以及若干個將所述管狀護舷、緩沖座沿著管狀護舷徑向固定于船體上的連接件,該管狀護舷裝置于緩沖座上相適應的凹槽內,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之間以旋轉方式相連接,該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于管狀護舷和船體上。
進一步,所述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之間以旋轉方式相連接采用雙向接頭或萬向接頭。
進一步,對應所述連接件的安裝方向在管狀護舷上開設有檢修孔。
進一步,該檢修孔上設置有保護蓋。
進一步,在所述第一連接桿或第二連接桿上設置有可沿船體方向壓縮的緩沖彈簧,在受垂直沖擊時連接桿端部壓縮緩沖彈簧,使連接桿向船體方向退縮。
進一步,在所述緩沖座上開設有安裝孔,所述連接件從管狀護舷內側的管腔穿過管壁,通過所述安裝孔并連接在船體上。
進一步,所述管狀護舷分段式的連續或間隔安裝于船體的周沿。
進一步,若管狀護舷是分段式的安裝,那么所述管狀護舷可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或傾斜方向安裝于船體上。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連接結構中的連接件包括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之間采用可旋轉方式相連接,該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的另一端分別連接于管狀護舷和船體上,該處的可旋轉連接可以采用雙向接頭或者萬向接頭。例如是萬向接頭時,當管狀護舷在受到任何方向的較大沖擊力時,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會由于萬向接頭的作用形成一定的角度,起到緩解沖擊的效果,減少第一連接桿傳遞給第二連接桿的部分沖擊力,使與第二連接桿固定連接的船體及連接結構本身不輕易受到沖擊被破壞。
附圖說明
圖1是現有技術中管狀護舷常用的連接結構;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管狀護舷的連接結構的示意圖;
圖3是管狀護舷開有安裝孔的示意圖;
圖4是可旋轉連接采用雙向接頭的示意圖;
圖5是可旋轉連接采用萬向接頭的示意圖;
圖6是連接桿上增加了緩沖彈簧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太陽鳥游艇制造有限公司;珠海天岳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太陽鳥游艇制造有限公司;珠海天岳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32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