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可伸縮行李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3136.8 | 申請日: | 2012-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35886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1-02 |
| 發明(設計)人: | 闞宇衡;邱欣;盧娜;張樂怡;林夏怡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A45C7/00 | 分類號: | A45C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21004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伸縮 行李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伸縮行李箱裝置,屬于生活用品領域,以擴大行李箱容積來實現應用需求,節約存放空間,便于攜帶。?
背景技術
目前,在外出旅行、公務出差時,常伴有離去時塞滿的旅行箱,在返回時發現東西變多,現有的行李箱無法裝下。倘若離去時就采用大型行李箱,則顯得較為笨重,不便于攜帶。現有的伸縮式行李箱技術,如中國專利202019927U公開了由行李箱主體,伸縮支桿、節點、帆布和拉桿組成。將帆布嵌合在各支桿上,所述伸縮支桿由外桿和內桿組成,內桿上設有彈簧卡扭,外桿相應的配合位置設有卡槽。這種收縮技術的缺點是:僅適用于帆布行李箱的伸縮,對于塑料、皮革等材質的行李箱則無法實現,且伸縮過程并不流暢,帆布材料也會發生相應折疊,使得伸縮后的行李箱不美觀。而其余的多數伸縮技術暫且不能滿足伸縮不同體積的需求。?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為了改善傳統拉桿箱固定容積,放置物品缺少彈性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伸縮行李箱,通過按下兩邊按鈕達到行李箱體積自動收縮的需求,并便于攜帶。?
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在“插柱式”伸縮桿原理的基礎上,設有內外箱體,拉環,在固定桿設置三個定位孔,內設控制桿與伸縮桿同時運動,以此實現二級伸縮,并利用斜面塊、定位柱、斜滑槽等實現伸縮桿定位。此外,為了防止內箱體隨著伸縮桿伸縮發生褶皺或者造成伸縮的不便,在伸縮桿和固定管的相同位置開設卡槽用于連接內箱體所伸出的卡扣。?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主增大或縮小行李箱體積,增強使用的自由性,為外出旅游、出差帶來便利,同時節約存放空間,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可伸縮行李箱主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可伸縮行李箱左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可伸縮行李箱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可伸縮行李箱效果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可伸縮行李箱原理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可伸縮行李箱組裝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可伸縮行李箱裝配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給出,本實用新型可伸縮行李箱,如圖4所示。如圖1,2,3所給出,該行李箱分為內外箱體(2)、(3),行李箱上有開口(1),外設伸縮拉桿A(4),拉環(5),卡槽(6),伸縮拉桿B把手按鈕孔(7),伸縮拉桿B把手(8),伸縮拉桿B(9)。?
如圖5所示為拉桿原理圖,圖6,7為組裝及裝配圖,當拉伸擴大體積時,按下按鈕(15),彈簧(16)壓縮,連接桿(17)可使控制桿(18)向下運動壓縮彈簧(21),擠壓升降座(27),通過插銷(20)在長條槽(28)中運動來連接控制桿(18)與升降座(27)。使得升降座(27)的斜滑槽(26)作用于定位柱(12)的斜面塊(29),發生相對運動后定位柱(12)收縮入殼體(23),定位組建(22)向上移動。伸縮桿(19)被拉出固定管(14)。放開按鈕,彈簧釋放彈性勢能,當拉至上定位孔(13)或在中間定位孔時,定位柱(12)再次伸出,進入上下限位塊(25)間的伸縮孔(24),使得伸縮桿(19)得以固定。其中為了防止內箱體(2)隨著伸縮桿(19)伸縮而發生褶皺或者造成伸縮不便,在伸縮桿(19)和固定管(14)的相同位置開了卡槽(6)用于連接內箱體(2)所伸出的卡扣,底座(10)設于外箱體內側。當下壓縮小體積時,同理按下按鈕(15),彈簧(16)壓縮,連接桿(17)使控制桿(18)向下運動壓縮彈簧(21),擠壓升降座(27),升降座(27)的斜滑槽(26)作用于定位柱(12)的斜面塊?(29),發生相對運動后定位柱(12)收縮入殼體(23),定位組建(22)向下移動。放開按鈕,彈簧釋放彈性勢能,當拉至下定位孔(11)或在中間定位孔時,定位柱(12)再次伸出,進入上下限位塊(25)間的伸縮孔(24),使得伸縮桿(19)得以固定。從而達到二級伸縮,可調節地放大縮小行李箱體積的功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師范大學,未經浙江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3136.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