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汽車繼電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22585.0 | 申請日: | 2012-03-28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7376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0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建;蔣景春;曾海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天運汽車電器系統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H50/02 | 分類號: | H01H50/02;H01H50/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73 | 代理人: | 楊敏 |
| 地址: | 430056 湖北***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汽車 繼電器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機電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汽車繼電器。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繼電器的用途越來越廣泛,而且種類也越來越多,功能也更加豐富,而現如今,汽車現己成為普通大眾重要的代步工具,在汽車中的繼電器主要用于汽車燃油泵、大燈、喇叭和A/C壓縮離合器等啟動電流較大的場合。為了適應當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汽車繼電器的生產已經變得規模化和自動化的生產模式,而如何提高汽車繼電器在生產中對成本的控制和節約則成為了企業提高利潤的途徑。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汽車繼電器通常包括罩殼和設置在罩殼內的電磁系統,電磁系統主要包括線圈架、線圈、基座、軛鐵、銜鐵、鐵芯、電阻、引線插腳、動接觸片及靜接觸片,引線插腳穿過基座并和基座固定連接,引線插腳與線圈電聯接,電阻焊接于引線插腳上,線圈架架設于基座上,線圈架上設置有線圈和鐵芯孔,鐵芯穿過鐵芯孔,鐵芯的一端與軛鐵連接,軛鐵的前部和動接觸片的后部活動連接,動接觸片的前部與銜鐵活動連接;并沒有解決汽車繼電器中的基座與外殼連接不牢固的問題。
綜上所述,有必要對現有的汽車繼電器進一步完善。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基座與外殼連接不牢固的問題,而提出一種結構牢固緊湊,體積小,制造成本低,安裝和使用都比較方便的汽車繼電器。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
上述的汽車繼電器,包括外殼、位于外殼內的基座和設置在基座上的電磁組件,所述基座具有支架;
所述支架分別通過螺釘連接所述基座和外殼,所述螺釘的端面設有凸苞,與所述基座和外殼連接時分別嵌入所述基座和外殼。
所述凸苞具有兩個及兩個以上。
所述基座還包括副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線圈架外側壁凹槽內,所述副支架與所述支架相鄰并呈直角設置,所述副支架連接所述靜接觸片。
所述外殼為“工”字型結構。?
所述電磁組件包括線圈架、線圈、軛鐵、銜鐵、鐵芯、電阻、插片、引線插腳、動接觸片及靜接觸片;所述線圈架上設置所述線圈和鐵芯孔,所述鐵芯穿過鐵芯孔,所述鐵芯的一端與所述軛鐵連接,所述軛鐵的端部和所述動接觸片自由端連接,所述動接觸片的固定端與所述銜鐵連接。
所述插片、所述引線插腳穿過所述基座兩側邊處的安裝孔并和所述基座固定連接,所述引線插腳與所述線圈電聯接。
所述引線插腳前端設有卡孔,所述電阻、所述插片穿于所述卡孔內。
所述動接觸片為雙觸點結構,包括設于所述動接觸片固定端上的銅線編制帶、支撐片和動接觸點;所述編制帶連接兩個動接觸點,所述支撐片位于所述動接觸片和所述動接觸點之間。
所述兩個動接觸點與所述支撐片和動簧片依次鉚接,所述銅質編制帶的兩端分別焊接在所述兩個動接觸點的尾端。
所述靜接觸片設置于所述副支架上,與所述動接觸片相匹配對應,包括靜接觸點。
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繼電器,支架通過螺釘與基座連接,螺釘端部與基座匹配連接的端面設有若干個凸苞,使得螺釘與基座連接時嵌入基座里,保證支架與基座連接牢固;同時支架又通過螺釘與外殼連接,采用沖苞掛臺的結構的螺釘連接保證了支架與外殼連接后的牢固度;使得基座與外殼連接后牢固。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繼電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繼電器的外殼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繼電器的螺釘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繼電器的螺釘和支架連接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繼電器的支架和外殼連接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繼電器的插片、引線插腳和電阻的連接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繼電器的插片與基座連接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繼電器的動接觸片結構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繼電器的編制帶、動接觸片、支撐片及動接觸點依次連接的結構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汽車繼電器的編制帶連接兩個觸點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10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繼電器,包括外殼1、位于外殼1內的基座2和設置在基座2上的電磁組件3。
外殼1為方形結構,沿端部外緣對稱延伸設置有與之平行的突起部11,本實施例中,外殼1采用“工”字結構,可增加外殼1強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天運汽車電器系統有限公司,未經湖北天運汽車電器系統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2258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