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互動背投式顯示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18623.5 | 申請日: | 2012-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0113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朱利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摩奇貝斯展示設計營造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9F27/00 | 分類號: | G09F27/00;G09F19/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祝蓮君;雷芳 |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互動 背投式 顯示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多媒體顯示技術,具體涉及互動背投式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現已經有各種各樣的顯示裝置,例如CRT顯示裝置、LCD顯示裝置、LED顯示、觸摸式顯示裝置等。但是,隨著多媒體技術與計算機視覺等技術的不斷完善發展,人們已經不滿足單向的接受信息,而是希望更多的與電腦進行交互,同時希望能獲得更好的操作體驗。因此,近些年,隨著各種各樣的計算機交互技術層出不窮,顯示手段也多種多樣,有大屏幕的大場景展示,有多點觸控的交互手段,有虛擬現實技術實現的3D建模場景等等。
一個好的互動式顯示裝置是結合計算機技術、光學技術、納米技術等手段的一門綜合性的技術手段,從開始的簡單觸摸屏幕、到后來的多點觸摸屏幕以及基于計算機視覺的自動檢測技術、聲音識別技術等都是近年發展起來的與計算機進行交互的手段。
然而,現有的各種顯示裝置都存在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用戶站在一個桌子或墻面前,通過點擊或聲音操作等來與計算機交互,盡管操作的花樣很多,但操作者很難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而對于展會來說,為達到最好的展示顯示效果,最好能讓操作者感覺到融入所展示的環境中,而現有的顯示裝置難以達到此效果,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既能實現良好互動,又能使用戶有身臨其境的感覺的顯示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給一種能夠與用戶互動并給予用戶身臨其境的感覺的顯示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互動背投式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包括主機、投影機、投影屏、投影機反射鏡面、觸摸膜、調光玻璃層,
所述觸摸膜與所述主機連接,并固定到所述調光玻璃層前表面上,所述投影屏位于所述調光玻璃層后表面上,
所述投影機用于將所要顯示的畫面投放到所述投影機反射鏡面上,所述投影機反射鏡面用于將所述畫面反射到所述投影屏上,
所述主機用于在通電時接收操作者在所述觸摸膜上觸摸所產生的信號,并控制所述投影機投影相應畫面,
所述調光玻璃層用于同時顯示所述畫面和進行觸摸操作的操作者。
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音箱。
另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顯示裝置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用于所述調光玻璃層的支架、用于所述投影機的支架、以及用于投影機反射鏡面的支架。
另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投影機位于所述投影屏與所述投影機反射鏡面之間。
另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主機是電腦。
另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觸摸膜是能夠實現觸控功能的膜。
另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主機和所述音箱是位于所述投影屏與所述投影機反射鏡面之間。
另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音箱是立體聲音箱。
另一優選實施例中,所述觸摸膜是納米觸摸膜。
本實用新型的互動式顯示裝置采用調光玻璃作為投影介質,對用戶來說,不僅可以照鏡子,同時還能看到高畫質投影的圖像,并可通過用手指觸摸安裝在調光玻璃層前表面上的觸摸膜,來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內容,調光玻璃層中的投影內容會被觸發并形成互動。如一定時間內無人觸摸時,系統可自主播放設置好的信息內容,當有人觸摸時,則自動切換為互動式信息顯示狀態,調光玻璃層除了顯示投影圖像外,還反射了一個人影像與外面的用戶進行同樣的觸控操作,給人亦真亦幻的感覺。此外,本實用新型的互動式顯示裝置還可與多種計算機視覺技術結合使用,而且設備安裝操作簡單,應用范圍廣,可以應用于規劃館、產品展示、走廊過道展示等地方。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顯示裝置的一個實施例的示意性正視圖;
圖2是圖1的顯示裝置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說明,以便更清楚理解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點和優點。應理解的是,附圖所示的實施例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范圍的限制,而只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精神。圖中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摩奇貝斯展示設計營造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摩奇貝斯展示設計營造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1862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