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17467.0 | 申請日: | 2012-03-1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882215U | 公開(公告)日: | 2013-04-17 |
| 發明(設計)人: | 孫善駿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鴻路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孫善駿 |
| 主分類號: | E04C3/00 | 分類號: | E04C3/00;E04C3/29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1131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索支韌 混凝土 鋼結構 | ||
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和建材領域,是一種主要用于配置建筑結構和道路、河流立交通道結構的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方案,適用于構筑在建筑物上承受和傳遞荷載,特別適用于解決較大跨度的建筑結構和立交通道結構等。?
背景技術:由于本發明人在先發明的各種維護、結構、建筑部件、材料等需要采用更合理的結構形式用到一般建筑系統中和本發明人在先發明的一些建筑系統上,做到節約和合理利用鋼材,合理給普通建筑系統配置更理想的結構形式,有必要發明這種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其中的完全鋼結構部分一般采用型鋼、鋼板,熱扎、冷彎或焊接等方式組合制造,目前,市場上還沒有開始使用本實用新型的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在建筑物的鋼結構系統中,常用的工字型、H型鋼梁因其承載強度高、剛度大、抗震性好、施工方便等,在建筑物結構體系中得到廣泛的應用,但是完全鋼結構的不足之處主要表現為彈塑性變形和失穩,抗拉能力與抗壓能力的組合不能理想匹配,并能造成一些鋼結構件的變形和產生應力,完全鋼結構的防蝕、耐火性能也相對較差,從變形、受力和材料利用方面的合理性考慮,以及完全鋼結構易發生側向失穩和局部失穩,導致鋼結構承載力的削弱和降低,都有必要對以完全鋼結構為主體的鋼結構件再行合理組合或適當處理。?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涉及建筑和建材領域,是一種主要用于配置建筑結構和道路、河流立交通道結構的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方案,適用于構筑在建筑物上承受和傳遞荷載,特別適用于解決較大跨度的建筑結構和立交通道結構等,并能兼容配置本發明人在先發明的一些建筑系統,能節約和合理利用鋼材,合理克服一些完全鋼結構的彈塑性變形容易造成的失穩,材料抗拉能力與抗壓能力組合?不匹配導致的完全鋼結構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的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是在外包型鋼1內全部或局部灌注韌混凝土或配筋韌混凝土2;在外包型鋼1內灌注的韌混凝土或配筋韌混凝土2內還可以布置型芯或加勁型芯3;型芯或加勁型芯3直徑大小的選擇使用,可以是外包型鋼1能填充型芯或加勁型芯3時的最大直徑到趨向于零之間的一些數值;腹桿件4用一些適當的連接節點連接在索支型材6和外包型鋼1上;索支件5布置在索支型材6內或/和受拉腹桿件4內,也包括布置在受剪區采用的腹桿件4抵抗剪力的桿件內,索支件5優先用金屬索或筋制成;外包型鋼1內灌注的韌混凝土或配筋韌混凝土2主要是一種能和鋼結構部件用的材料的受力特性能較好匹配的混凝土,采用選擇試配的辦法獲取這個輔助材料;在灌注的韌混凝土或配筋韌混凝土2內布置型芯或加勁型芯3一般也采用金屬或非金屬型材制作,型芯或加勁型芯3根據需要采用、選擇大小或取消;腹桿件4連接在索支型材6和外包型鋼1上的連接節點,一般是采用焊接或螺栓方式連接;索支件5布置在索支型材6內主要是考慮結構的整體性和易于和腹桿件4的連接,索支型材6一般采用金屬型材制作;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的各零件、部件可以分解制造,組合成型,各主要組件、部件、零件數量、用材、形狀、采用的工藝、連接安裝方式等不做限定,外包型鋼1、韌混凝土或配筋韌混凝土2、型芯或加勁型芯3、腹桿件4、索支件5、索支型材6、連接節點等組成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時的使用數量、用材、形狀、采用的工藝、連接安裝方式等不做限定,在組成多向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或單支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時可以反復多方式靈活應用,在保證結構功能的前提下各組件、部件、零件形狀、零部件的工藝、形狀、零部件間的工作和安裝方式、距離、所用材料等不做限定,其它必需要配套的輔助配件等不做限定。?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這種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由于是采用在外包型鋼1內灌注韌混凝土或配筋韌混凝土2,在外包型鋼1內灌注的?韌混凝土或配筋韌混凝土2內還可以布置型芯或加勁型芯3,型芯或加勁型芯3直徑的選擇使用可以由能填充最大直徑的型芯或加勁型芯3到趨向于零,腹桿件4用一些適當的連接節點連接在索支型材6和外包型鋼1上,索支件5布置在索支型材6內或/和受拉腹桿件4內,也包括受剪區采用腹桿件4抵抗剪力的桿件內;所以組成的索支韌混凝土鋼結構件可以用較少的鋼材獲取較大結構跨度的建筑物,能節約和合理利用鋼材,由于外包型鋼1內灌注的韌混凝土或配筋韌混凝土2的承壓能力較好,其承載截面被增大后不易失穩;索支件5承拉能力較強,被布置在索支型材6內或/和受拉腹桿件4內,也包括受剪區采用腹桿件4抵抗剪力的桿件內再和外包型鋼1及其內灌注的韌混凝土或配筋韌混凝土2共同組合成這種組合的鋼結構件,能合理克服一些彈塑性變形容易造成的失穩,和完全鋼結構材料抗拉能力與抗壓能力組合不匹配導致的鋼結構的不足。?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鴻路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孫善駿,未經安徽鴻路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孫善駿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1746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太陽自動跟蹤系統及帶跟蹤聚光的太陽能吸附制冷裝置
- 下一篇:一種太陽能轉換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