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電網隧道用自動化遠程監控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16129.5 | 申請日: | 201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4862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21 |
| 發明(設計)人: | 張偉;楊文威;陸小龍;何真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久隆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B19/418 | 分類號: | G05B19/418;H04L12/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林君如 |
| 地址: | 200122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電網 隧道 自動化 遠程 監控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監控系統,尤其是涉及一種電網隧道用自動化遠程監控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持續高速的發展,城市對用電的需求日益增加,在城市當中將修建越多的電力電纜隧道。城市中新建電力電纜隧道工程的一個特點是需要穿越大量的既有建(構)筑物。隨著地下穿越工程的發展,電力隧道上穿和下穿既有結構的擾動影響越來越受到重視,特別是在城市繁華地段的隧道施工,對電力隧道地下穿越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進行全方面的研究,分析和解決在各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難點,已成為隧道建設的迫切要求。
在地下工程領域,監控量測技術不僅對計算理論,而且對整個工程施工技術水平產生了巨大和深刻的影響。早在60年代初期,工程界就開展了以地下洞室開挖支護過程中,洞壁圍巖收斂-位移量測為基礎、以反分析為導向的新奧法隧道施工新技術的研究和實踐,在公路、鐵道、水利水電、煤炭、采礦等領域取得了成功。新奧法以局部的和實時的量測信息作為依據,通過力學分析計算確定結構和巖土介質的物理參數以及所滿足的本構方程,以及地層初始地應力分布,在此基礎上對全局的和后期的變形及受力進行預測和估算。來自施工現場的量測數據中包含了結構與土層、甚至施工影響等復雜因素,對于認識和把握地下結構這樣特殊和復雜的工程的規律性是很必要的。同時,工程的順利開展對現場量測的準確性和精確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此意義上,現場量測已經遠遠超出原來一般工程勘察的涵義和覆蓋范圍,而成為工程設計和施工的一部分。
目前,隧道結構的計算理論仍很不完善,為了了解在施工過程中,隧道結構的受力情況和土體的應力和變形,測試與監控技術就顯得十分重要。
隧道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修筑在地下中的線狀建筑物,因而事前獲得的資料,無論在質或量上都是有限的。通過量測,掌握開挖過程中隧道產生的變形、動態就容易很多。這樣就有可能在根據觀察的經驗判斷的基礎上加上根據力學的分析,從而可以要求根據施工中的觀察和量測來修改設計和施工方法。在隧道建設中為了確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經濟性,正確掌握因開挖而引起隧道周圍巖土體的動態變化就更加重要。對工程安全性的認識,不僅是確認隧道本身建筑物的安全性,而且還必須掌握隧道施工對周圍建筑物的影響。
在隧道施工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各種類型的儀表和工具,對巖土體的位移變形、應力應變進行量測,這就是現場監測。與一般的工程測試相比,隧道工程中的現場量測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隨著隧道工程規模的越來越大,對巖土體及周圍建(構)筑物的量測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量測監控已逐步成為隧道工程的先導技術,成為安全施工與科學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隧道監測涉及大量的數據,對數據的管理和歸檔也是很復雜的工作。在隧道現場監測過程中,由于現場施工環境條件的影響、監測人員自身素養的參差不齊等各種可預見或不可預見的因素,所獲得的監測數據存在較大的離散性和誤差,甚至會采集到錯誤的數據。在實際應用中,必須進行必要的數學處理,獲得能準確反映實際情況的典型曲線,找出量測數據隨時間或空間變化的規律并推算量測數據的極值,同時及時預測其發展變化趨勢,以利于評價安全性和經濟合理性等,為設計和施工提供重要參考信息。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數據庫技術和Web技術已經廣泛應用于人們生產和生活中。將數據庫技術和Web技術應用到隧道監測中,可以大量存儲監測數據,保證監測數據不易丟失,更重要的是及時整理分析監測數據,生成監測數據變化曲線和監測報表,必要時可以自動預警,通過網絡實現監測信息的無障礙溝通,不僅提高隧道監測的工作效率和準確度,節省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有關各方可以及時了解隧道監測工作情況和監測成果,針對現場情況及時采取適當措施,為隧道安全順利施工做好服務。
目前,數據庫技術已經發展得比較成熟,可以建立針對施工監測的數據管理系統,進而通過數據管理系統對監測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在施工過程中充分利用監測數據來了解施工的動態信息,隨時了解隧道施工狀況及確定工程參數,并將這些信息及時反饋于設計和施工決策。監測數據管理系統的開發已經成為監測技術發展的一種新趨勢和方向。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種高效、靈活、經濟且技術先進的電網隧道用自動化遠程監控系統。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電網隧道用自動化遠程監控系統,該監控系統包括隧道測量傳感器、數據采集與傳輸裝置及數據存儲與處理裝置,所述的隧道測量傳感器設在電網隧道中,隧道測量傳感器經數據采集與傳輸裝置與數據儲存與處理裝置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久隆電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市電力公司;上海久隆電力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16129.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APG生產可視化監控系統
- 下一篇:高壓脈沖電源控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