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電機防堵轉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14914.7 | 申請日: | 2012-03-26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8662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沃志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遠圣智能鎖安全門有限公司;沃志平 |
| 主分類號: | H02K7/10 | 分類號: | H02K7/10;H02K7/1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082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機 防堵轉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機技術領域,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電機防堵轉裝置。
背景技術
在很多小型機電裝置里,要用到撥動機構來移動或轉動其他機件的要求,當用電機作為動力來驅動撥動裝置時,就會遇到一個如何防止電機堵轉或悶機的問題。常用的解決辦法是行程開關,在小型裝置里用微動開關等等,這使得裝置的結構復雜化,而且無論用什么開關,一旦發生開關故障就會引起電機堵轉,甚至燒壞電機,因此,設計一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的電機防堵轉裝置成為必要。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夠很好的防止電機堵轉的電機防堵轉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機防堵轉裝置,包括電機和支架,所述電機固定在所述支架右部,該電機的輸出軸穿出所述支架,其要點是:在所述電機的輸出軸上固套有螺桿,所述螺桿位于所述支架左部的下方,在所述螺桿下方設有撥滑板,在所述支架左部穿設有叉簧,該叉簧上部卡在所述支架左部上,中部夾緊在所述螺桿的螺旋槽中,下部伸入所述撥滑板的撥動孔中。采用以上結構,當電機正轉時,螺桿(右螺紋)螺旋面推動叉簧向左移動,因叉簧下部的腳是插入滑撥板的撥動孔中的,故而叉簧推動滑撥板一同左移,滑撥板就會起到撥動作用。當撥動到位后,電機還未到設定的運轉時間繼續轉動時,叉簧被支架限位,只能在原地不前,這時叉簧中部受螺紋面推動時不能左移,只能沿螺旋面上升,翻過前螺旋面,彈入后一個螺旋槽,如此反復的原地彈跳,電機就不會被堵死,直到電機停止。當電機反轉時,螺桿(右螺紋)螺旋面推動叉簧向右移動,同理直到電機停止。
作為優選:所述支架由撥動支架和電機支架一體構成,其中撥動支架呈“n”字形結構,所述電機支架呈“u”字形結構,所述叉簧上部穿設在所述撥動支架上,所述電機固定在所述電機支架上。采用以上結構,叉簧由撥動支架頂部的小孔插入,兩叉腳分別卡入螺桿的螺紋槽里,叉簧下端同時插入撥滑板上的撥動孔里,這時叉簧中部將螺桿有彈性地夾住,一旦螺桿隨電機轉動,其螺旋槽就推動叉簧移動。
作為優選:在所述撥滑板上固定有撥動銷,所述撥滑板裝在滑板座的滑槽中,在所述滑板座在開有限位槽,所述叉簧下部伸入所述限位槽中。采用以上結構,撥動銷能夠執行撥動的功能,而限位槽同樣也能夠限制叉簧的左右移動距離。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新穎,不用限位器、不用行程開關,當撥動位置到位后電機還未停轉時,叉簧能在原位彈跳,直至電機停止,所以電機不會堵轉悶死;它具有操作方便、結構簡單、傳動故障少、體積小、易于維護、成本低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的一種電機防堵轉裝置,包括電機1和支架2,所述電機1固定在所述支架2右部,該電機1的輸出軸穿出所述支架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電機1的輸出軸上固套有螺桿3,所述螺桿3位于所述支架2左部的下方,在所述螺桿3下方設有撥滑板4,在所述支架2左部穿設有叉簧5,該叉簧5上部卡在所述支架2左部上,中部夾緊在所述螺桿3的螺旋槽中,下部伸入所述撥滑板4的撥動孔4a中。
在圖1中還可以看出:所述支架2由撥動支架2a和電機支架2b一體構成,其中撥動支架2a呈“n”字形結構,所述電機支架2b呈“u”字形結構,所述叉簧5上部穿設在所述撥動支架2a上,所述電機1固定在所述電機支架2b上。
請參見圖1:在所述撥滑板4上固定有撥動銷6,所述撥滑板4裝在滑板座7的滑槽7a中,在所述滑板座7在開有限位槽7b,所述叉簧5下部伸入所述限位槽7b中。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項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遠圣智能鎖安全門有限公司;沃志平,未經重慶遠圣智能鎖安全門有限公司;沃志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14914.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