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控制絮凝劑投加量的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11973.9 | 申請日: | 2012-03-23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6060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唐心強;李勤;趙曉輝;孫振華;劉靜;于雙;韓豐談 | 申請(專利權)人: | 泰山醫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52 | 分類號: | C02F1/5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71016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控制 絮凝 劑投加量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污水處理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污水處理系統,尤其涉及一種控制絮凝劑投加量的系統。
背景技術
絮凝--沉淀法在污水處理領域是降低污水中懸浮物(SS)、COD含量及色度和濁度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而當選定絮凝劑后,絮凝-沉淀效果的好壞與絮凝劑的投加量密切相關,到目前為止絮凝劑的投加量多數根據實驗室實驗結果或經驗來決定。據此得出的絮凝劑投加量受限于實驗時水質情況,很難面對污水處理時進水水質頻繁的變動的情況給出準確、及時的調整,從而引起出水水質的降低或絮凝劑的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控制絮凝劑投加量的系統,能減少絮凝劑用量并能同時保證出水水質的穩定,其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控制絮凝劑投加量的系統,包括懸浮物檢測儀、CODcr檢測儀、色度檢測儀、濁度檢測儀,均安裝于絮凝沉淀池前方的污水調節池或前道工序的池子的側面,還包括安裝于調節池和絮凝沉淀池之間的污水流量計,安裝于調節池一側的中心處理器,絮凝劑溶液混配池位于絮凝沉淀池一側,其通過管道與絮凝沉淀池相連接,管道中間依次連接有計量泵和管道混合器。
調節池中的污水通過管道泵入絮凝沉淀池,而污水流量計就安裝于調節池與絮凝沉淀池之間的管道上,即污水從調節池經管道流入污水流量計后再進入管道混合器,然后通過管道混合器后面的管路進入絮凝沉淀池,同時通過數據傳輸線路將絮凝沉淀前污水中的懸浮物(SS)、CODcr、色度、濁度值與進入絮凝沉淀池中污水的流量一起傳給安裝于調節池一側的中心處理器。中心處理器經數據處理后得到絮凝劑最佳投加量,同時根據此最佳投加量中心處理器調整計量泵的大小,其中管道混合器有兩個進水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根據污水處理工作中“絮凝劑的用量不但與懸浮物(SS)、CODcr的去除量密切相關而且與色度、濁度的降低值也成正相關的關系”。在對大量的實驗數據運用最小二乘法(線性回歸分析)處理后得到了關于懸浮物(SS)、CODcr的去除量及色度、濁度的降低值與絮凝劑投加量的4元線性回歸方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能隨著絮凝沉淀前污水水質的頻繁的變動,及時調整絮凝劑的投加量。本實用新型所述系統減少絮凝劑用量節約能源的同時,保證出水水質的穩定,具有方便、準確、快捷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詳細地說明。
參照圖1,一種控制絮凝劑投加量的系統,包括懸浮物檢測儀、CODcr檢測儀、色度檢測儀、濁度檢測儀,均安裝于絮凝沉淀池前方的污水調節池或前道工序的池子的側面,還包括安裝于調節池和絮凝沉淀池之間的污水流量計,安裝于調節池一側的中心處理器,絮凝劑溶液混配池位于絮凝沉淀池一側,其通過管道與絮凝沉淀池相連接,管道中間依次連接有計量泵和管道混合器。
本實用新型控制絮凝劑投加量的系統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設第i次實驗中,絮凝劑實際投加量為:y′i,絮凝前懸浮物(SS)、CODcr、色度、濁度分別為:x1i、x2i、x3i、x4i,絮凝-沉淀后懸浮物(SS)、CODcr、色度、濁度分別為:z1i、z2i、z3i、z4i,設與絮凝劑實際投加量為y′i,擬合的最好的線性方程為:
yi=a1(x1i-z1i)+a2(x2i-z2i)+a3(x3i-z3i)+a4(x4i-z4i)+b????(1)
方程(1)是能使各實際投加量y′i與線性方程的計算值yi的偏差di的平方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泰山醫學院,未經泰山醫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11973.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污水生物處理設備
- 下一篇:電機支架、空調器室外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