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綜合橡套軟電纜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11186.4 | 申請日: | 2012-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8726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0 |
| 發明(設計)人: | 施永久;劉景光;李小琴;徐庭元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中煤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B9/00 | 分類號: | H01B9/00;H01B9/02 |
| 代理公司: | 江蘇圣典律師事務所 32237 | 代理人: | 賀翔 |
| 地址: | 21425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綜合 橡套軟 電纜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力電纜,具體是一種綜合橡套軟電纜,其主要應用在交流額定電壓在35kV及以下的電鏟子、采煤機、挖泥機、挖斗機、輸送帶及移動配電裝置等設備上,要求其可以反復曲撓、強拖拽、重輾壓。
背景技術
現有的高壓移動橡皮電纜一般使用于盾構機械、港口起吊機等機械上,此類機械受工作性質的限制,一般在常規工作環境中使用,移動速度較為緩慢,電纜收放于彎曲半徑較大的卷筒上,不需要承受設備的碾壓以及拉力,只需承受自身一部分的重量。但是隨著高電壓、大功率的重型設備的不斷出現,現有的移動電纜已經無法滿足設備的需要。此類高電壓、大功率設備常見于露天煤礦用的電鏟子、挖泥機、挖斗機等設備,使用的環境極為惡劣,電纜長期接觸泥沙、石子、污水、油污等傷害性物質。現有電纜護套材料為普通的氯化聚乙烯或性能相當的材料,此護套材料長期在此環境中容易導致護套層的磨損、腐蝕影響到電纜的安全使用壽命。同時,由于受大型工程機械設備的限制,此類電纜需長期在施工地面拖拉,甚至需要經受設備的碾壓。
現有的高壓移動電纜一般為三芯、四芯、五芯或六芯結構。三芯電纜線芯絕緣三層共擠、擠包絕緣后編織金屬屏蔽層兼作地線,編織后成纜;其余結構主線芯三層共擠后不編織金屬絲,地線芯擠包半導電膠;此類移動卷繞用電纜成纜時不加填充直接擠包單層護套,電纜沒有接地檢測線芯。
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下,這些高壓移動橡皮電纜線芯容易打扭斷芯、單層護套層容易起鼓,使用壽命一般只有半年,增加了用戶的生產成本;其次,現有的高壓移動電纜無接地檢測線芯,由于電纜使用環境較為惡劣,電纜的絕緣線芯在長期的拖拉、碾壓使用中容易出現絕緣損傷,如果沒有接地檢測線芯,當電纜主線芯出現損傷時無法及時的反饋到監視設備上,容易造成設備的損壞,甚至有可能造成人員傷害。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耐磨、耐腐蝕和抗拖曳的綜合橡套軟電纜,該電纜還在具有更高的安全使用性能情況下,還不影響電纜的曲撓性能。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綜合橡套軟電纜,包括纜芯,在纜芯的縫隙中設有填充物,在纜芯外依次設置內護套、編織加強層和外護套,纜芯是由若干根主線芯和地線芯及一根接地檢測線芯絞合而成。
所述主線芯包括主線芯導體,在主線芯導體外依次設置內屏蔽層、絕緣層、外屏蔽層以及金屬屏蔽層。
所述接地檢測線芯包括接地檢測線芯以及擠包在接地檢測線芯外的接地檢測線芯絕緣。
本實用新型的結構既能提高電纜的耐磨、耐腐蝕和抗拖曳的抗拉強度,又能增加電纜的安全使用性能,同時還不影響電纜的曲撓性能。加入了接地檢測線芯,可以很好的監測電纜的運行使用情況,當電纜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安全隱患,可以及時反饋到檢測儀器中,以便排除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新型的35kV及以下的高柔性曲撓拖拽綜合橡套軟電纜,該電纜主體結構為纜芯,在纜芯的縫隙中設有填充物8,在纜芯外依次設置內護套10、編織加強層11和外護套12,其中纜芯是由若干根主線芯和地線芯9及一根接地檢測線芯絞合而成。
主線芯是在主線芯導體1外繞包內屏蔽層2,擠包在絕緣層3外的外屏蔽層4,然后再編織金屬屏蔽層5形成單根線芯。
接地檢測線芯包括接地檢測線芯導體6以及擠包在接地檢測線芯導體6外的接地檢測線芯絕緣7,地線芯9為裸地線?。
主線芯導體和接地檢測線芯導體為若干根鍍錫銅絲絞合時加入高強度芳綸紗制備而成。絕緣層和接地檢測線芯絕緣均采用高強度三元乙丙橡膠材料。內護套和外護套均采用氯丁橡膠材料。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這些改進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中煤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中煤電纜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11186.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