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植物生態水溝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10894.6 | 申請日: | 2012-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723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孫發政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大自然生態園林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B5/02 | 分類號: | E02B5/02;A01G9/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 |
| 地址: | 518131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植物 生態 水溝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城市建設、道路建設或水利工程建設中的生態保護及環境綠化,具體涉及一種植物生態水溝。
背景技術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不便改善,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生態保護及環境美化有利于身心健康、陶冶情操。
但是,在城市建設、道路建設或水利工程建設中,不可避免地建造了一些裸露在地面的水溝,這些水溝有些是用混凝土或漿砌片石、磚等做成的硬質坡體,有些是在自然的泥土地表上簡單開挖而成,顯得很不美觀。特別是在一些公園或生態景區中,這種水溝與周圍環境的綠化造成很大反差,顯著影響自然景觀。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適合生態保護及環境綠化的植物生態水溝。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植物生態水溝,包括溝體,所述溝體上設有具有植物生長穴的砌塊。
作為優選,所述砌塊包括多個子砌塊,所述植物生長穴為多個所述子砌塊拼合后預留的空穴。
作為優選,所述子砌塊包括自然石塊,所述植物生長穴為多個所述自然石塊干砌后預留的縫隙。
作為優選,所述砌塊上的植物生長穴的橫截面形狀包括以下一種或幾種:圓形、方形、三角形、不規則形。
作為優選,所述砌塊的立體形狀包括以下一種或幾種:正方體、長方體、球體、柱體、不規則體。
作為優選,所述植物生長穴貫穿所述砌塊相對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作為優選,所述植物生長穴位于所述砌塊內部,且貫穿所述砌塊的上表面。
作為優選,所述植物生長穴內灌注有土壤和植物種子或栽種有植物苗。
作為優選,所述溝體底部鋪設有將其與周邊土壤隔絕的水泥砂漿。
作為優選,上述植物生態水溝包括自然溪流、河道和水渠中其中一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植物生態水溝,其砌塊上的植物生長穴,可以給自然植物的生長預留空間,使溝體周邊土壤中的植物可以穿過,也可以被預先灌注含草籽的營養土或栽種草苗等。待植物生態水溝建造完畢,經過一段時間的澆水、護養后,綠草將長滿水溝,從而消除了水溝與周圍環境綠化的反差,保護了自然景觀及生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整塊砌塊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由整塊砌塊砌成的溝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子砌塊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由子砌塊砌成的溝體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由自然石塊砌成的溝體結構示意圖;
圖6為應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后形成的綠色植物生態水溝的縱截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請參考圖1至圖6,本實施例提供一種植物生態水溝,包括溝體10,溝體10上設有具有植物生長穴20的砌塊。由于本實施例提供的生態水溝,其砌塊至具有植物生長穴20,可以給自然植物的生長預留空間,使溝體10周邊土壤中的植物可以穿過,也可以被預先灌注草籽或栽種草苗等。待生態水溝建造完畢,經過一段時間的澆水、護養后,綠草將長滿水溝,從而消除了水溝與周圍環境綠化的反差,保護了自然景觀及生態。
植物生長穴20可以設計在一整塊砌塊31上,如圖1所示,也可以是由多個相同或不同形態的子砌塊32(如圖3)拼合而成。溝體10由整塊砌塊31砌成后的結構示意如圖2所示,由子砌塊32砌成后的結構示意圖如圖4所示,植物生長穴20為子砌塊32拼合后預留的空穴。當然,本實施例的溝體10也可同時綜合運用多塊整塊砌塊31和多塊子砌塊32砌成,并不是只能單純運用其中一種,并且溝體10也并不一定全部用本實施例的砌塊砌成,還可以包括其他不具有植物生長穴20的砌塊。
本實施例中,子砌塊32可以采用自然界的自然石塊33,同時,由多個自然石塊33干砌后形成的大小相同或不同的縫隙作為植物生長穴20,如圖5所示。
每個植物生長穴20的橫截面形狀可以包括:圓形、方形、三角形、不規則形等等。同樣,每個砌塊的立體形狀也可以包括:正方體、長方體、球體、柱體、不規則體等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大自然生態園林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大自然生態園林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1089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