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負壓引流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09674.1 | 申請日: | 2012-03-22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0583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張美光;徐金操;王劍平;薛雅然;劉星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美光;徐金操;王劍平;薛雅然;劉星 |
| 主分類號: | A61M1/00 | 分類號: | A61M1/00;A61M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專利事務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 地址: | 100088***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引流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引流器,特別是涉及一種能夠有效測量引流量的負壓引流器。
背景技術
負壓引流在外科手術及治療中極為常見且至關重要,其在臨床護理的應用中,必須符合無菌原則,如圖2所示現有的負壓引流器,它主要包括氣筒、引流管、調節閥和吸頭,為了實現氣筒沿軸向能夠伸縮,一般將筒身設計為螺紋狀,且在筒內設有彈簧,彈簧初始呈壓縮狀態,調節閥閉合,應用時將吸頭連接在手術傷口處,并開啟調節閥,彈簧伸展使得氣筒脹起,進而在氣筒內產生負壓,傷口內的液體被即時的抽至氣筒中;經大量的臨床試驗發現,上述現有的負壓引流器具有如下缺陷:所引流出的液體量只能通過目測,無法獲取詳細數據;液體量較大時,一般由人工將其擠壓至量杯中進行測量,但在氣筒內壁仍會殘留部分液體無法測量;液體量較小,甚至不足淹沒氣筒底時,既不能夠往外擠壓,又無法通過目測計量,其液體量完全憑借估算。因此,現有的負壓引流器無法準確判斷引流量,進而給醫護人員帶來不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負壓引流器。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刻有標尺的筒形負壓裝置,其結構簡單、實用,且能夠即時、準確的讀取到引流量數據,進而為醫護者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負壓式引流器,它包括儲液裝置、引流管、調節閥和吸頭,所述儲液裝置上刻有標尺,儲液裝置的一端設有接口,所述接口上裝有引流管,所述引流管上安裝有調節閥,在引流管的另一端安裝有吸頭。
進一步的,所述儲液裝置由透明材質制成。
進一步的,所述儲液裝置包括儲液器皿和活塞芯桿,所述儲液器皿為筒狀,所述活塞芯桿的一端插裝在儲液器皿內,其另一端設置有手柄。
進一步的,所述活塞芯桿上設有定位裝置。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有: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實施方便,可將現有的針筒改進后即可作為本實用新型引流器的負壓裝置,對于軍事斗爭中的戰地救護起到更方便、高效、快捷的搶救傷病員作用;
2.??????本實用新型的針筒筒內壁光滑,相對于現有設計中的螺紋狀筒身,使得液體在筒壁上的殘留量減小,更有效的進行收集,以便于更準確的測量液體量;
3.??????本實用新型的針筒設計為2mL-50mL不同容量,根據手術切口的需要選擇不同容量的針筒,以滿足于小、微型切口至中、大型切口的需要,且不同容量的型號結合筒身上的刻度,能夠更準確的計量引流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的負壓引流器結構示意圖;?
其中:1儲液裝置,11接口,12儲液器皿,13活塞芯桿,14手柄,2引流管,3調節閥,4吸頭,5定位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一種負壓式引流器,它包括儲液裝置1、引流管2、調節閥3和吸頭4,其中的儲液裝置1由透明材質制成,其包括儲液器皿12和活塞芯桿13,儲液器皿12為筒狀,其容量設置為2mL、5mL、10mL、20mL或者50mL等多種型號,且在筒身上刻有標尺,活塞芯桿13的一端插裝在儲液器皿12內,其另一端設置有手柄14,在活塞芯桿1上設有定位裝置5,優選設計為在活塞芯桿13上預設多個卡槽,在卡槽內卡裝檔板;在儲液器皿12的一端設有接口11,在接口11上裝有引流管2,引流管2上安裝有調節閥3,調節閥3可以設計為與輸液器上的節流控制器相同的結構;在引流管2的另一端安裝有吸頭4,吸頭4用于插接在手術傷口處的出液管上。
具體使用時,將吸頭4插接在患者傷口處的傷口引流管上,開啟調節閥3,然后手動將活塞芯桿13向外抽出適當的距離,活塞與儲液器皿端部之間的腔室內產生一定程度的負壓,此時,將定位裝置5的檔板卡緊在活塞芯桿上的卡槽內,將儲液裝置1鎖緊令其一直處于負壓狀態,以使得手術傷口內產生的液體被持續引流至儲液器皿12內,儲液器皿12需要一天更換一次,并且根據每天引流液體的量及其液體的顏色,來判斷傷口的情況,并最終以此判定是否需要拔除傷口引流管;為此,本實用新型將儲液器皿設計為2mL、5mL、10mL、20mL或者50mL等多種型號,且在儲液器皿的筒身上標記有相應的容量刻度,以更加準確的測定引流液體的量,并且將儲液器皿設計為透明狀,以便于即時觀測筒內液體的顏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美光;徐金操;王劍平;薛雅然;劉星,未經張美光;徐金操;王劍平;薛雅然;劉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96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