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合成氨造氣系統上行旋風除塵器不停爐排灰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09154.0 | 申請日: | 2012-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90987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12 |
| 發明(設計)人: | 劉呆剛;王維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4C5/14 | 分類號: | B04C5/14;B04C5/2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48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合成氨 系統 上行 旋風 除塵器 不停 爐排灰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上行旋風除塵器排灰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合成氨造氣系統上行旋風除塵器不停爐排灰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中小化肥廠使用的制氣方法大多為固定層間歇氣化法制取半水煤氣,以固體燃料(無煙塊煤、焦炭、煤球、煤棒)為原料,以空氣、水蒸汽為氣化劑,在高溫條件下制取的半水煤氣是合成氨的原料氣。因此降低單位原料氣的成本,直接關系到化肥企業的經濟效益。現在許多化肥廠為了降低原料成本,采用煤球或煤棒作為原料,由于原料品質的降低其灰份增大,制氣過程中粉塵量必然大于優質原料的粉塵量,必然在煤氣管道上增設一些除塵設備,上行旋風除塵器就是必設的除塵裝置之一。由于上行旋風除塵器排灰必須停爐,導致弊端有二:一是原排灰過程中為了保證安全,每次必須將煤氣爐安全停止運行后方可進行,下灰時,首先選擇在吹風階段停爐,由人工打開灰門進行排灰,排完灰后由人工關閉灰門,再通知操作人員開啟程控機,主操人員要設定程控機先執行一段二次上吹安全程序后,再轉入正常運行程序。停爐后排灰存在以下弊端:一是不能保證煤氣發生爐連續運行制氣;二是停爐過程對氣化條件及爐況產生影響減少有效制氣時間;三是停爐下灰過程前后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處理,如:開、停爐的要求必須為吹風和二次上吹階段,缺少靈活性和存在待爐現象。二是排灰必須停爐機動性大大降低,必然導致大量粉塵帶入系統內造成系統阻力增大、換熱設備效率降低、煤氣成分下降的弊端。此項目排灰裝置的開閉可由操作人員隨時控制,機動性強,密封效果良好,由于排灰機動性增強,可減少帶入系統的粉塵量,可有效降低系統阻力,提高換熱設備效率、提高原料氣的質量;另可減少因煤氣爐停運造成的爐況影響,節約有效制氣時間及制氣時間的浪費,降低原料氣生產成本實現節能降耗;按每天需排灰一次計算,每次5分鐘,這樣每臺爐每年浪費1000多分鐘的有效制氣時間,形成原料浪費,每年的經濟損失上萬元。因此,開發安全可靠的不停爐排灰裝置,挖掘造氣崗位潛力、降低原料氣生產成本、提升造氣系統優化控制,已成為當務之急。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種合成氨造氣系統上行旋風除塵器不停爐排灰裝置,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弊端。該裝置首先實現合成氨造氣系統上行旋風除塵器在排灰時,煤氣爐可連續運行,減少因排灰而專門停爐帶來的弊端,消除了停爐過程對爐況的影響以及大量粉塵帶入系統造成的弊端;其次裝置操作維護簡便,使排灰過程控制始終處于安全可靠的狀態下進行,既增加了制氣時間,又節省了人力的投入,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本實用新型是在固定床間隙式煤氣發生爐本體不停爐排灰基礎上發展完善的,其結構形式是在原上行旋風除塵器錐體下部儲灰倉段增加一套排灰裝置,實現了在造氣爐在正常運行的工況下達到安全排灰的目的。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合成氨造氣系統上行旋風除塵器不停爐排灰裝置,包括氣體出口、氣體進口、儲灰倉體和下排灰門,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排灰管和一插板裝置;所述的排灰管設置在所述的儲灰倉體上,所述的插板裝置設置在所述的排灰管遠離所述的儲灰倉體的一端。
進一步的,為了實現良好的排灰效果,本實用新型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的儲灰倉體的中下部設置成倒錐形。
進一步的,為了保證良好的排灰效果,本實用新型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的排灰管設置在所述的儲灰倉體下部的倒錐形體上。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排灰管設置在所述的儲灰倉體倒錐形體下部的直管頂部。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排灰管為圓柱形。
進一步的,為了更進一步的增強排灰效果,本實用新型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的插板裝置為公稱直徑150mm的插板閥。
更進一步的,所述的插板裝置為公稱直徑150mm的圓形插板閥。
進一步的,為了保證停爐檢修等情況下排灰的徹底性,本實用新型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所述的下排灰門為圓形。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可產生如下的有益技術效果。
經濟效益方面:上行旋風除塵器排灰裝置在造氣系統的運用,可以每爐每天減少停爐時間5分鐘,增加合成氨產量0.17噸,按噸氨利潤200元,每年單爐生產時間330天計算,單爐可增加利潤1.2萬元。按年產18萬噸合成氨,配套12臺φ2610造氣爐核算,年可新增利潤14萬元。
社會效益方面:減少停爐過程對爐況的影響,提高單位時間內煤氣爐的生產能力,提高資源利用率,改善現場環境,減少人力投入,同時使裝置的操作維護更加簡便實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山西蘭花科技創業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915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