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一種加強碳纖維上漿效果的機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09034.0 | 申請日: | 2012-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7689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05 |
| 發明(設計)人: | 江金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聯川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B3/04 | 分類號: | D06B3/04;D06B23/2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陳學雯 |
| 地址: | 201801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強 碳纖維 上漿 效果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上漿機構,尤其涉及一種加強碳纖維上漿效果的機構。
背景技術
上漿的實質就是一部分漿液浸透到纖維之間,將其粘合在一起,以增加纖維的抱合力及強度,另一部分漿液粘附在纖維的表面,貼付毛羽并形成漿膜,以增加纖維的耐磨程度。
現有的碳纖維上漿均在一個上漿槽內完成,而且漿液容易產生循環死角,易沉積沉淀,上漿效果極差。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供一種加強碳纖維上漿效果的機構。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加強碳纖維上漿效果的機構,包括若干個上漿槽,所述上漿槽之間連通并階梯式分布,在所述上漿槽內設置有上漿輥,所述上漿槽的上方設置有擠壓輥。
所述上漿槽分為A槽、B槽和C槽,所述A槽高于B槽,B槽高于C槽。
所述上漿輥為2個分別設置于上漿槽的首端和尾端。
本實用新型在碳纖維進入上漿槽前,先進行擠壓,使碳纖維中的空氣被排出,因此很容易潤濕,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的上漿槽分布多個,碳纖維浸入上漿槽內,浸飽漿液后又被擠干,如此反復多次,具有較好的上漿效果,并且階梯式分布有利于漿液的流動,使漿液無循環死角、無沉淀,加強了上漿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技術特征、實用新型目的與技術效果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
如圖1所示:一種加強碳纖維上漿效果的機構,包括3個上漿槽:A槽、B槽和C槽,為了便于上漿液的流動,A槽、B槽和C槽之間階梯式分布,即A槽高于B槽,B槽高于C槽,A槽內的上漿液流入B槽中,B槽內的上漿液流入C槽中。
在A槽、B槽和C槽內均設置有上漿輥1,每個上漿槽內上漿輥為兩個個并分別設置于上漿槽的首端和尾端;A槽的左上方、A槽和B槽之間、B槽和C槽之間、以及C槽的右上方均設置有擠壓輥2。
參考圖1所示,在碳纖維3從右邊進入上漿槽C槽內,先進行第一個擠壓輥21的擠壓,使碳纖維3中的空氣被排出,擠壓完畢后進入C槽內上漿輥1對其進行第一次上漿,經過第一次上漿后,碳纖維3經過擠壓輥22的擠壓后進入B槽內進行上漿,在B槽內上漿完畢后進入A槽前進行最后的上漿,即在A槽內進行最后的上漿,在A槽上漿完畢后,經過擠壓輥2后即完成了整個碳纖維3的上漿過程,其中A槽、B槽和C槽內所示向右的箭頭方向為上漿液的流動方向。
由于本實用新型中的上漿槽分布多個,碳纖維浸入上漿槽內,浸飽漿液后又被擠干,如此反復多次,具有較好的上漿效果,并且階梯式分布有利于漿液的流動,使漿液無循環死角、無沉淀,加強了上漿效果。
綜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及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聯川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聯川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903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拉幅機
- 下一篇:圓頭紐扣孔鎖邊縫紉機的布料切斷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