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止口區帶應力減薄圓角的中置濕式氣缸套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08310.1 | 申請日: | 2012-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20425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1-07 |
| 發明(設計)人: | 徐輝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F1/16 | 分類號: | F02F1/16 |
| 代理公司: | 武漢開元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劉志菊 |
| 地址: | 44100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止口區帶 應力 減薄圓角 中置濕式 氣缸套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發動機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止口區帶應力減薄圓角的中置濕式氣缸套。
背景技術
上置缸套會產生大的交變應力,下置缸套會有大的缸套變形,中置缸套能改善缸套穴蝕、均勻載荷分布和較小的變形,中置缸套能夠獲得一個平衡效果。早期在止口處直接是90度的直角接觸,在裝配和運行中止口附件由于應力集中發現有失效,所以急需設計應力減薄區克服這個問題。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設計一種止口處帶應力減薄圓角的中置濕式氣缸套,克服應力集中問題,滿足重型柴油發動機的設計和使用要求。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止口區帶應力減薄圓角的中置濕式氣缸套包括氣缸套本體和氣缸套本體外側的止口,其止口的內角處是縱向截面呈內陷的圓弧形環槽,圓弧形環槽的內陷深度L1=0.5~1mm。
所述的圓弧形環槽的下部是自然過渡斜錐面部分,斜錐面部分與氣缸套本體內壁的夾角β=30°±0.5°,圓弧形環槽與斜錐面部分的總高度H1=4~5mm。
所述的止口的深度L=2.8~3.5mm,止口到氣缸套頂部的距離H=120~130mm。
所述的圓弧形環槽的圓弧的半徑R=1.8~3mm。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如下:
本實用新型壓裝后與發動機氣缸體上的止口貼合定位,止口處設計的應力減薄圓角消除裝配和運行中產生的應力集中。試制樣件在發動機氣缸體上進行試裝,同時在臺架上完成了試驗考核,認為可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氣缸套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示意圖;
圖3是氣缸套與氣缸體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止口區帶應力減薄圓角的中置濕式氣缸套包括包括氣缸套本體1和氣缸套本體1外側的止口2,其止口2的內角處是縱向截面呈內陷的圓弧形環槽3,圓弧形環槽3的內陷深度L1=0.5~1mm。
所述的圓弧形環槽3的下部是自然過渡斜錐面部分4,斜錐面部分4與氣缸套本體內壁的夾角β=30°±0.5°,圓弧形環槽3與斜錐面部分4的總高度H1=4~5mm。
所述的止口2的深度L=2.8~3.5mm,止口2到氣缸套頂部的距離H=120~130mm。
所述的止口2內角處的圓弧形環槽3的圓弧的半徑R=1.8~3mm。
圖3是氣缸套與氣缸體裝配示意圖:
密封圈5裝在氣缸套1上,氣缸套1壓裝到氣缸體6上。
本實用新型的止口區帶應力減薄圓角的中置的濕式氣缸套采用過盈配合壓裝的方式安裝到發動機氣缸體上,為發動機產生密封的燃燒空間和運動副。本實用新型改善了以前缸套穴蝕的現象,使氣缸套承受的交變載荷均勻分布,從而有效減小氣缸套變形;在止口處設計的應力減薄圓角有效的避免了缸套止口與缸體止口接觸時產生的應力集中現象。
氣缸套經過1000小時耐久試驗后測量缸套的磨損和變形與設計改進前對比,有明顯改善,無論是磨損和漏氣量都滿足發動機最初設計的技術大綱要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未經東風康明斯發動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831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水輪機頂蓋補氣裝置
- 下一篇:便攜式柴油機及后處理電控系統信號發生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