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雙手操作的手持式工具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08291.2 | 申請日: | 2012-03-21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96231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24 |
| 發明(設計)人: | 倪祖根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金萊克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3/053 | 分類號: | A01G3/053 |
| 代理公司: | 蘇州創元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 地址: | 215101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手 操作 手持 工具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手操作的手持式工具。
背景技術
通常手持式工具有一個用于握持的副手柄,該副手柄的操作位置可根據操作者的需要在左、中、右三個位置進行握持,以滿足舒適性操作的要求。
現有的副手柄開關結構一般比較復雜,如歐洲專利申請公開說明書EP0214455揭示了一種綠籬機,該綠籬機是一種手持式電動工具,該工具上設有主、副二個手柄,其中副手柄呈環形,具有左、中、右三個握持部位,并且其上安裝有能夠在左、中、右三個握持部位進行觸發的開關機構。然而這種副手柄內設有的開關機構的觸發動作是通過鋼繩進行傳遞的,鋼繩在副手柄內需要多個零件支撐,裝配性差,導致開關機構的整體結構復雜,工作可靠性低而且制造成本高。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申請人提出了CN201957492號中國專利,極大便于組裝生產,且成本低,同時其由于需考慮在左、中、右三個握持方向分別設置三個彈簧,以促使扳機在左、中、右三個方向運動,結構復雜且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的雙手操作的手持式工具。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手持式工具,其包括內有收容腔的工具本體、設置在收容腔內的電機、控制電機運轉的開關、以及由電機驅動工作并從工具本體向外延伸的工作組件,其中所述工具本體設置有位于后方的主手柄、和位于前方并靠近工作組件的副手柄,而開關位于副手柄的外側,所述副手柄包括副手柄座、副手柄蓋、以及位于副手柄座與副手柄蓋之間并可相對副手柄座偏轉運動的扳機,該扳機具有觸發開關動作且一體成型的觸發件。
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包括如下附屬技術方案:
所述副手柄為一封閉的環形,其進一步包括設置在扳機和副手柄蓋之間的復位彈簧。
所述副手柄座開設有允許扳機的部分表面裸露在外的長孔,而副手柄蓋具有允許觸發件通過的穿孔。
所述扳機包括U形體、與U形體一體成型并形成一封閉環形的連接部、設置在U形體一側并套設復位彈簧的固定柱、以及與連接部相連且內部中空的樞軸,其中觸發件一體成型于連接部上。
所述副手柄蓋設置有部分收容樞軸的樞軸孔。
所述開關包括觸點、和與觸點接觸或分離且靠近穿孔的開關壓板。
本實用新型優點是:
本實用新型不論在副手柄的左、中、右三個握持方向的任意一方向都能觸發開關,使副手柄整體結構簡單,零部件少,易于裝配,而且觸發更靈敏,可靠性更高,同時副手柄作為一個獨立的可拆卸式組件,可以與工具本體分開打包,大大的提高了裝箱量,且其內部并無電源線和開關,簡化結構。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示意圖,其中主手柄部分本體被移除;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副手柄的分解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副手柄的部分立體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扳機和觸發裝置處于動作狀態的動作示意圖;
其中:10、工具本體;12、主手柄;14、副手柄;20、電機;30、開關;32、觸點;34、開關壓板;40、工作組件;60、復位彈簧;100、收容腔;
140、副手柄座;141、活動件;142、扳機;143、活動彈簧;144、副手柄蓋;1400、長孔;1410、觸發端;1412、配合端;1420、U形體;1421、連接部;1422、固定柱;1423、扳機觸點;1425、樞軸;1440、穿孔;1441、活動槽。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了一種雙手操作的手持式工具,尤其是具有主、副手柄的手持式工具,能讓操作者先雙手握持主、副手柄之后才能接通開關以使用手持式工具,現以修枝剪為具體的手持式工具實例來進行詳細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金萊克精密機械有限公司,未經蘇州金萊克精密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8291.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流量數據展示方法和裝置
- 下一篇:一種針對交換機系統仿真驗證的數據包追蹤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