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指紋獲取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06813.5 | 申請日: | 2012-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632318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2-26 |
| 發明(設計)人: | 吳建興 | 申請(專利權)人: | 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K9/20 | 分類號: | G06K9/20 |
| 代理公司: | 隆天國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張龍哺;馮志云 |
| 地址: | 中國臺*** | 國省代碼: | 中國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指紋 獲取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影像獲取裝置,且特別涉及一種用以獲取指紋影像的指紋獲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蓬勃發展,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移動電話、個人數字助理、數字相機等越來越多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備的工具。然而,所述多個便攜式電子裝置具有很強的個人化的特點。因此一旦這些便攜式電子裝置遭到遺失或是盜用,其內部存儲的個人信息有可能被別人利用,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因此,這類產品需要搭配一定的身份認證及許可權管理,以確保使用者的隱私安全。而當前所采用的身份認證的主要方法有密碼保護,使用者需先輸入正確的密碼至便攜式電子裝置,才能夠進入便攜式電子裝置的操控頁面。然而,密碼保護的安全性較低,原因在于密碼較容易被泄漏或遭到破解。而且如果使用者忘記密碼的話,也很麻煩。因此,采用指紋辨識的身份認證的便攜式電子裝置問市。由于每個人的指紋都是不同的,因此指紋具有唯一性的特點,使得采用指紋辨識的身份認證的安全性提高很多。并且,利用指紋辨識的身份認證的方法也相對方便,令使用者省去了記憶及輸入密碼的繁瑣。?
指紋辨識通常通過指紋獲取裝置獲取指紋影像之后,再比對預先儲存的指紋信息與所獲取的影像。如美國專利第5177802號的專利案,主要包含有一取像元件、設置在取像元件上方的一導光板、及設置在導光板二側的二發光元件。當這些發光元件發光時,導光板可以依據全反射原理,導引入射光投射至手指,再反射至取像元件,達到指紋辨識的效果。?
然而,由于導光板是依據全反射原理導引入射光行進,因此,在組裝的過程中,必須精確調整這些發光元件與導光板的入射角度,才能有效導引入射光投射至手指的各個部位,不但在組裝上較困難,且組裝成本較高,相當?不符合經濟效益,更易造成光線不均勻的亮點現象而影響取像品質。?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指紋獲取裝置,以解決指紋獲取裝置的體積過厚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指紋獲取裝置,用以獲取一手指的指紋影像,包括:?
一導光組件,具有多個側壁,所述多個側壁之間形成一收容槽,且該收容槽具有一開口端,所述多個側壁的至少其中之一為一導光部;?
一取像組件,具有一鏡頭及至少一發光元件,該鏡頭與該發光元件分別配置在該收容槽內;以及?
一指壓組件,具有一板件及一膜片,該板件覆蓋該開口端,該膜片貼附在該板件的一表面,該手指接觸于該膜片;?
其中,該發光元件朝向該板件發出一光線,且部分該光線經由該導光部傳導至該板件,令該鏡頭獲取該手指的指紋影像。?
所述的指紋獲取裝置,還包括一第二發光元件,設置在該板件的一側面,該第二發光元件朝向該側面發出一第二光線,該第二光線自該側面進入到該板件內部。?
該導光組件還具有一均光部,連接于至少二個該側壁,該均光部具有一穿透孔,且該鏡頭對應該穿透孔,該發光元件對應于該均光部。?
該均光部具有一入光面,該入光面對應于該發光元件。?
該均光部與該導光部一體成型。?
至少一該側壁具有一凹槽,該發光元件位于該凹槽內。?
該膜片以顆粒膠液制成。?
該導光組件及該指壓組件共同圍繞界定出一光線腔室,于該手指置放于該指壓組件時,該發光元件朝向該光線腔室發出該光線。?
所述多個發光元件設置于該鏡頭的至少二側邊。?
根據上述本實用新型所揭露的指紋獲取裝置,通過板件上所設置的膜片,將發光元件所發出的光線更加均勻的照射至放置于膜片上的手指,再通過鏡頭獲取手指的指紋影像,以準確做為辨識指紋的依據。?
有關本實用新型的特征、實作與功效,配合圖式作最佳實施例詳細說明?如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實施例的指紋獲取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的指紋獲取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0、20:指紋獲取裝置?
110、210:導光組件?
111、211:側壁?
111a、211a:導光部?
112、212:收容槽?
112a、212a:開口端?
120、220:取像組件?
121、221:鏡頭?
122、222:第一發光元件?
130、230:指壓組件?
131、231:板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金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6813.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套裝積分卡
- 下一篇:一種脫硫吸收塔的泡沫收集排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