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骨間彈性固定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06476.X | 申請日: | 2012-03-20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505466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31 |
| 發明(設計)人: | 賈斌 | 申請(專利權)人: | 賈斌 |
| 主分類號: | A61B17/68 | 分類號: | A61B17/6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彈性 固定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手術器械,尤其是涉及一種骨間彈性固定裝置。?
背景技術
創傷骨折的固定始終是骨科研究的精髓和重點。內、外兩大固定技術壟斷百余年。閉合復位與外固定?,即采用手法復位后,于身體外面放置固定器材對身體局部或全部進行制動式固定,以利恢復軀干、肢體和關節功能的目的。它包括小夾板、石膏及各種各樣的支具和套具等外固定器材。此法固定相對可靠,大多能達到功能復位,對患者無損傷,操作簡單,取材容易,缺點是不適宜于開放性骨折,容易致關節僵硬等。開放復位與內固定,即采用手術切開顯露骨折處直視下進行復位,再采用內固定器材連接骨折斷端而進行局部固定。它包括各種螺釘、接骨鋼板、髓內針等內固定物。該法大多能達到解剖復位,固定牢固可靠。但對傷者損傷較大,操作復雜,內固定材料要求高,有感染等并發癥的可能。對污染嚴重的開放性骨折或已感染的骨折應視為禁忌證,但一般不會出現關節僵硬。?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創傷骨折治療中內、外兩大固定的技術缺陷,本實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傷者損傷小、操作簡單、不會出現關節僵硬的骨間彈性固定裝置。?
本實用新型通過以下技術措施實現的,一種骨間彈性固定裝置,包括連接兩塊骨部的彈性線、設置在近骨部的火山口形筒座和設置在遠骨部外?側的固定片;所述彈性線設置為連接近骨部和遠骨部并穿過設置在遠骨部外側的固定片上的兩個小孔從火山口形筒座穿出兩線頭,所述火山口形筒座的筒內設置有內螺紋,并設置有一與其螺紋配合的螺栓。?
具體的,所述彈性線為強度大于800N的高分子線。?
作為一種優選方式,所述固定片為一彈性片。從而在不同的遠骨部使用時,能依其外輪廓產生一定程度的變形,避免對骨膜造成傷害。?
本實用新型固定牢固可靠,能達到功能復位,對患者損傷小,操作簡單,不會出現關節僵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在手術中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在手術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并對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的一種骨間彈性固定裝置,包括穿過連接兩塊骨部10、20的強度大于800N的高分子線彈性線2、設置在近骨部20的火山口形筒座3和設置在遠骨部10外側的彈性固定片1;彈性線2通過火山口形筒座3穿過近骨部20和遠骨部10并從遠骨部10外側的固定片1上的兩個小孔穿回,兩線頭從火山口形筒座3穿出,火山口形筒座3筒內設置有內螺紋,并螺栓4入火山口形筒座3筒內固定兩線頭。?
手術中,首先如圖3,在需固定的兩塊骨部10、20對應鉆好兩通孔,?并在近骨部20鉆一能卡入火山口形筒座3的孔,將火山口形筒座3卡入該孔內,將彈性線2的一頭從火山口形筒座3穿入近骨部20和遠骨部10的一通孔,并在從遠骨部10外側的固定片1上的兩個小孔穿回,從遠骨部10和近骨部20的另一通孔穿回,兩線頭從火山口形筒座3內穿出,用一手術鉗30將兩線頭拉緊張大并卡住,最后如圖4,用螺栓4旋入火山口形筒座3內固定住彈性線2,將多余的線頭剪去。?
以上是對本實用新型骨間彈性固定裝置進行了闡述,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賈斌,未經賈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647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三元凈化器異形端蓋焊接定位裝置
- 下一篇:一種掛載式激光加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