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新型]深水裸巖、巖溶樁的基礎平臺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220104859.3 | 申請日: | 2012-03-19 |
| 公開(公告)號: | CN202492854U | 公開(公告)日: | 2012-10-17 |
| 發明(設計)人: | 劉世龍;趙鑫;陳清安;胡博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27/12 | 分類號: | E02D27/12;E02D27/52;E02D27/18;E02D5/66 |
| 代理公司: | 廈門龍格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35207 | 代理人: | 鐘毅虹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深水 巖溶 基礎 平臺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橋梁施工結構,該結構特別適用于跨越水庫、河流、海灣、影響通航的鐵路、公路橋梁深水基礎施工,施工地河床底為裸巖、斜巖、溶洞區不良地質段施工結構。
背景技術
根據地質鉆探資料,目前,有的橋位區存在溶溝、溶洞、溶蝕裂隙、河床底為裸巖等不良地質情況。如墩臺處巖溶蝕較發育,主要為垂直發育的溶溝、溶蝕裂隙,巖溶發育深度多在地表下6m-25m之內,一般在上部4至6米發育溶溝、小溶洞等,其下6至15米有大量溶蝕裂隙,存在溶溝、溶洞、溶蝕裂隙等,局部樁位存在溶溝、溶洞相互串通,孔內地下水豐富,對巖體強度影響較大,施工難度比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膨脹加強板。該混凝土結構有效控制了預拌混凝土超長結構施工期裂縫的產生,提高了結構耐久性。既可解決因結構過長所造成的混凝土收縮裂縫問題,又可避免因后澆帶滯留過長,難以處理而造成的裂、滲隱患,其質量效果較為明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為:
深水裸巖、巖溶樁的基礎平臺結構,該結構包括直接落在河床裸露基巖的鋼管樁和樁基鋼護筒,所述的樁基鋼護筒位于鋼管樁中間;所述鋼管樁的頂部用工字鋼縱橫梁連接固定,該I工字鋼縱橫梁與貝雷梁連接,貝雷梁頂部設置工字鋼,該工字鋼頂部鋪設防滑鋼板。
進一步,還包括有一包圍全部鋼管樁和樁基樁基鋼護筒的鋼套箱,該鋼套箱內灌注水下混凝土,該混凝土將所有的鋼管樁和所有的樁基樁基鋼護筒與河床裸露基巖固結成一整體結構。
進一步,鋼管樁露出水面的部分用剪刀撐連接固定。
進一步,所述的樁基鋼護筒由一外壁鋼護筒和一設置于該外壁鋼護筒內的內壁鋼護筒組成。
上述技術方案的有益之處在于:
本實用新型用鋼管樁作“板凳”支腿支撐,貝雷梁和工字鋼縱橫梁作為施工平臺。為了解決鋼管樁支腿與河床裸巖面的連接問題,施作“人造巖”基礎,設置安裝鋼套箱作為混凝土封底關鍵工序。本實用新型采用的“雙壁鋼護筒”在深水裸巖、巖溶樁基礎施工技術中應用,保證了樁基鉆孔施工時河床沖刷面層間連接,鉆孔時不漏漿、順利鉆孔,水下混凝土灌注過程中砼不竄孔,不斷樁,控制樁基礎施工質量,保證樁基的完整性和承載力。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板凳狀鋼平臺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板凳狀鋼平臺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板凳狀鋼平臺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鋼套箱安裝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鋼套箱安裝側視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鋼套箱安裝俯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
如圖1、2、3所示的深水裸巖、巖溶樁的基礎平臺結構,該結構包括直接落在河床裸露基巖1的鋼管樁2和樁基鋼護筒3,所述的樁基鋼護筒3位于鋼管樁2中間。在埋設樁基鋼護筒3前,先用沖錘在樁位處沖一個比樁基鋼護筒3大、深約1m的坑,再下樁基鋼護筒3,用灌注水下混凝土的方法灌注混凝土或拋填砂包固定樁基鋼護筒3。所述鋼管樁2的頂部用I45a的工字鋼縱橫梁4連接固定,該I45a工字鋼縱橫梁4與貝雷梁5連接,貝雷片組安裝在I45a工字鋼縱橫梁4上,并利用U型螺栓與貝雷梁5連接,貝雷梁組數根據荷載驗算確認后安裝片數,安裝時組與組間在貝雷梁5連接處設置橫向連接,貝雷梁5頂部設置I14工字鋼6,間距為60cm鋪設,該I14工字鋼6頂部鋪設厚12mm防滑鋼板7,組成一個板凳狀的鋼平臺,四周拉錨固定。本實用新型鋼管樁2采用¢800mm的支腿形式,縱向4排,橫向2排設置,鋼管樁2壁厚為12mm,支腿間距根據樁徑和鉆孔施工平臺空間設置,支腿露出水面部分用剪刀撐連接固定,確保支腿的整體穩定性。
如圖4、5、6所示,由于鋼“板凳”的鋼管樁支腿直接落在無覆蓋層的裸巖河床上,牢固性整體性穩定性差。為了解決鋼管樁支腿與河床裸露基巖面的固結問題,本實用新型設置有一包圍全部鋼管樁2和樁基鋼護筒3的鋼套箱8,該鋼套箱8內灌注水下混凝土9,該混凝土9將所有的鋼管樁2和所有的樁基鋼護筒3與河床裸露基巖1固結成一整體結構。在灌注套箱8內水下混凝土前,樁基鋼護筒3也必須先就位固定好,使得樁基鋼護筒3也包裹在混凝土9內,可有效的解決樁基鋼護筒底在河床基巖處因結合不好產生漏漿的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經中鐵二十二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220104859.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鋼筋混凝土樁式扶壁擋土墻
- 下一篇:現澆梁簡支梁支架預壓結構





